完,张栗禾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核算部会计主管的基础工作并不难,主要就是与各银行对接融资情况,每个月核算本金、利息等。但这个部门的工作量很大,因为公司所有的现金流业务几乎都是由核算部负责的。
自从张栗禾决定离职之后,核算部会计主管一职就空缺出来了,需要有人接替。而对于这个人选,又成了一个新的问题。
在魏总的主持下,三位经理经过仔细分析和讨论,最终决定让李丽君来担任这一重要职务。同时,由于成本部目前不需要招聘新的会计,所以他们将把工作重心放在内部调整上,由李旺静、谭砚、时亿三人共同负责相关事务。
然而,对于这一决定,核算部的两位会计有着不同的反应。
全双佃对此似乎不太在意,他觉得无论主管是谁,都不会影响自己的工作状态。他依旧会按照习惯抽烟,并认真粘贴凭证。每天坐在那里折叠银行承兑汇票,他不禁感叹道:“这活儿啥时候才能干完啊!”
相比之下,张超力则对这一安排感到不满。他无法理解为何张栗禾选择离职,毕竟她工作能力如此之强。他原本希望能继续向张栗禾学习更多东西,可如今却要面对李丽君这样的人来领导。
他忍不住抱怨道:“真倒霉,跟着她能干什么啊?”心中充满了无奈和不满。他实在难以接受这个现实,不停地追问着原因。然而,任凭张超力怎么在内心呐喊,张栗禾都会在一个月后离职。
总之,对于核算部和成本部来说,人员变动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挑战。如何适应新的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
在张栗禾离职后,公司开始了内部调岗。
经过一番筛选和安排,最终确定了以下人员:核算部的会计分别是李丽君、全双佃和张超力;而成本部的会计则是李旺静、谭砚以及时亿。至于其他部的会计,则保持原状不变。
望着外面几乎已经饱和的会计岗位,王萍萍心中明白,目前要想转到会计岗位恐怕是不太可能了。然而,她并不甘心就这样在这个小厂里当一辈子出纳。
于是,她下定决心参加明年的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争取拿到证书。一旦拥有了这本证书,她相信再次找领导谈论转岗的事情将会更有说服力,底气也会更足一些。
突然,王萍萍想起了之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就是焦化部的会计蔡洋和魏于畅尽管有初级会计证,但在实习期间也险些没有通过考核。
(初级会计职称即助理会计师,是职称类考试,对考试合格者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财政部用印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本文大部分情况下会称为初级证,中级证之类的。)
由于焦化部是新开设的业务部门,属于成本类业务,因此由龚科长负责管理,而给蔡洋和魏于畅实习期打分的正是这位龚科长。
在这家小厂里,实习期通常为期三个月,转正申请表的满分是20分,由业务主要负责人进行打分。一般来说,大家的分数都能在15分以上。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蔡洋和魏于畅的实习成绩却创下了历史性的新低。其中,蔡洋的实习得分仅为3分,而魏于畅则稍高一些,但也只有区区4分。
龚科长给出如此之低的评分之后,还特地向杨经理汇报说:“这两个人的能力实在太差劲了,如今实习期已然结束,依我看,我们完全可以考虑重新招聘新的会计人员。”
杨经理望着眼前这份极低的实习成绩单,无奈地苦笑一声,并伸手抹了一把脸:“龚妹儿啊,你当真觉得自己这样打分毫无问题吗?”
其实,杨经理心里很清楚,龚妹儿这个人的性格可谓是吹毛求疵到了极致,尤其是在工作方面,她的要求更是严苛得让人难以想象。
面对杨经理的质疑,龚科长却表现出一脸的坚决与肯定:“当然没问题!他们俩的能力确实很差,而且一点都不知道灵活应变,连最基本的会计专业知识都掌握得不够扎实。反正我带着他俩实习期间,他们一直都是这种状态。”
尽管如此,杨经理仍然无法接受蔡洋和魏于畅会如此之差的事实。毕竟,从表面上来看,这两个年轻小伙子精神抖擞、相貌堂堂,给人一种憨厚老实且踏实肯干的印象。
于是,杨经理再次对龚科长说道:“行吧,那我先和其他两位经理商量一下,然后再把最终结果告诉你。”
此时的杨经理还意识不到,他现在执意留下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