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我在神话之拳打易小川 > 第97章 大秦第一大学

第97章 大秦第一大学

扶苏见殿中气氛紧绷,心下暗忖,此刻正是关键,便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道:

“父皇,儿臣以为淳于博士所言,确有几分道理。”

嬴政听见扶苏这番表态,脸色瞬间阴沉了几分,眸底隐隐有怒火涌动。

他素知扶苏亲近儒家,平日里研读经典、与一众博士交游频繁。

可万没想到在这吏治整顿的关键当口,扶苏竟公然站在淳于越一侧,罔顾大秦当下暗流汹涌的局势所需。

扶苏神色诚恳,沉声道:

“我大秦近年来以儒法并济之态治世,儒家倡导的礼义教化深入民心。”

“诸多官员受儒家熏陶,于地方推行德政,对凝聚民意、稳固根基助力匪浅。”

“如淳于博士所言,若仅凭军事、杂务上的一时疏失,便对这些官员全盘否定。”

“大动干戈地考校裁汰,恐寒了天下士子之心,更会使地方政务衔接断裂,乱象丛生。”

他缓了口气,目光扫向凌逸尘,又道:

“凌大人忠心可鉴,所忧亦属实情,只是行事之法或可斟酌。”

“儿臣觉得,可在现有基础上徐徐图之,给官员们自我修习、弥补短板的时机,而非疾风骤雨般革新。”

“对于儒家出身官员,可委以精擅宿儒,定期督查课业,督促其研习军政诸事,循序渐进提升能力。”

“再者,学舍之议若要推行,也当融入儒家经典要义,让官员们不忘根本。”

“在精进实务时仍守正心,如此恩威并施,既能整顿吏治,又不损朝堂安稳,还望父皇圣裁。”

蒙恬在武将之列,眉头微皱,抱拳道:

“陛下,臣虽一介武夫,却也知吏治关乎国运。”

“凌大人急切之心臣能领会,只是扶苏公子与淳于博士所言亦不可忽视。”

“但边疆军情瞬息万变,武将若不通兵略、郡丞不知协防,一旦战事起,后果不堪设想。”

“臣觉得,可区分内外之地,对靠近边疆、军事要冲之所的官员,考校标准绝不可松;”

“而腹心之地,或可依从公子所言,稍缓步骤,两者兼顾,或为权宜之计。”

李斯一直沉默不语,此刻捻须上前,目光沉稳:

“陛下,朝堂诸公各执一词,皆为大秦考量。老臣以为,此事核心在于平衡。”

“凌大人之策切中时弊,不可弃;而扶苏公子提及的儒士人心、政务衔接亦需重视。”

“不妨双管齐下,考校之事,按蒙将军所言分区施行;”

“学舍办学,融合儒法兵诸家精要,由朝中公卿拟定详细纲目,分批培训官员。”

“各取所长,力保大秦吏治清明,各方安稳,以应这风云变幻之局。

“陛下,既诸位大人各执一词,争议难平,臣倒还有一策,愿能解当下困局。”凌逸尘沉稳拱手,继而朗声道。

嬴政神色稍缓,目光中透着几分期许:“哦?爱卿速速讲来。”

凌逸尘微微躬身,不疾不徐地说道:

“冯丞相、扶苏公子以及淳于越博士所顾虑之事,臣也斟酌再三。”

“既担忧大动干戈扰动地方,又恐伤儒士之心,那眼下不妨暂不动下面的官员任职,转而求新途。”

“臣提议开办一所综合性学院,广纳贤能为师,汇聚各方才学。此学院设立初衷,绝非仅囿于官员培育。”

“于其中,为官理政的典章制度、民生诸事精要自然是核心课程,令官员熟稔政务运转关键;”

“算术不可或缺,精算钱粮税赋、工程用度皆需依仗,一丝一毫关乎国计民生;”

“医术亦当涉猎,官员下到地方,灾疫突发时能应急处置,护百姓周全。”

略作停顿,凌逸尘抬眼,目光中光芒闪烁:

“墨家机关巧术不容小觑,研习其中精妙,日后修缮城防、兴修水利等民生工程。”

“可得事半功倍之效,器械之便更能助力军事防御,保大秦疆土安稳;”

“法家刑名律法乃是治国根基,严守法度、精准量刑断案,方可正吏治肃朝纲,杜绝奸佞徇私;”

“儒家经义亦不可缺,萃取其仁爱教化之髓,使官员心怀悲悯,春风化雨润泽万民。”

“除此之外,天文历法也应囊括其间。”

“知晓天象变幻、节气更迭,农事安排便有章可循,亦可预兆灾异,提前绸缪应对,这对以农为本的大秦至关重要。”

“还有商贾经营之道,日后大秦商贸若兴,官员懂得其中关窍,才能合理征榷赋税,规范市易秩序,促经济繁荣。”

“再者,兵家战略阵法虽非人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