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自然是深入了解。”
扶苏毫不犹豫,语气坚定且掷地有声,话语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凌逸尘暗自思忖,虽说扶苏受淳于越等人影响,观念上有些偏差,行事作风也稍显迂腐。
但不可否认,他骨子里对百姓的关怀从未改变,这份心系苍生的赤诚,倒是难能可贵 。
凌逸尘负手而立,目光深邃地看向扶苏,沉稳开口:“既然公子一心想要深入探究,那便需依我所言行事。”
扶苏闻言,即刻拱手行礼,态度恭敬,言辞恳切:“扶苏定当遵从,还望凌大人不吝传授,悉心指点。”
凌逸尘微微点头,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意味:
“公子此番出行,切不可携带任何平日里相熟的官员,旁人的谏言,亦不可轻信。”
扶苏不禁眉头轻蹙,眼中满是疑惑之色,追问道:
“哦?这其中缘由究竟为何?还请凌大人明示,为我答疑解惑。”
凌逸尘并未直接回应,而是话锋一转,目光炯炯地看向扶苏:
“扶苏公子,依你之见,若想成为一位贤明合格的君王,应当具备哪些品质呢?”
这话一出,扶苏瞬间变了脸色,神情变得格外严肃,急切说道:“凌大人,此事就此作罢,就当您从未提及。”
“这般敏感的话题,往后可千万不能再谈了。”
凌逸尘神色坦然,语气依旧温和,耐心劝解道。
“公子不必如此忧心,陛下此次命您代他巡游天下,其中深意,公子想必已然领会。”
“大可不必有诸多顾虑,畅所欲言便是。”
扶苏听闻,心中暗自思忖,凌逸尘所言或许有理,陛下此次安排想必暗藏深意。
或许真的是考虑他,想到此,扶苏一阵激动。
最近嬴政对他已经有点异常冷落了。
他知道这也怪自己,但是对于一些不平的事,扶苏总是想跟嬴政对着干。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在我看来,一名合格的君王,当以仁爱为本,心系天下苍生。”
深知百姓疾苦,方能施行仁政,让万民安居乐业。”
凌逸尘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公子所言极是,心怀苍生乃为君之根本。那依公子之见,你是否仁爱呢?”
扶苏神色笃定,昂首挺胸,自信满满地说道:“其他方面,扶苏不敢妄言。”
“但谈及仁爱之心,扶苏自认为当之无愧,绝不含糊。”
凌逸尘面色平静,目光却如炬,直逼扶苏,毫不避讳地直言:
“然而,在我看来,扶苏公子的仁爱不过是流于表面,徒有其表罢了。”
此言一出,犹如一记重锤,砸在扶苏心头。
他的脸色瞬间涨得通红,眼中怒火燃烧,语气也不自觉地加重:
“哼,凌大人!扶苏一直敬重您为大秦立下的赫赫功绩,可这绝不是您肆意诋毁、侮辱我的借口!”
凌逸尘神色平静,语气沉稳温和,试图安抚眼前情绪略显激动的扶苏:
“公子莫要恼怒,且耐下性子听我把话说完,听完之后,心中自会有论断。”
扶苏冷哼一声,强压下心头的不悦,略带几分挑衅地回应道:“好啊,我倒是要好好听听凌大人有何高见。”
凌逸尘微微颔首,神色坦然,缓缓说道:“扶苏公子的贤名,早已在民间传扬开来,这一点毋庸置疑。”
“我也清楚,公子对我之前的言论心有不服。”
“可事实确实如此。身为一国之君,最为关键的并非仅仅心怀仁慈,而是懂得权衡与均衡之道。”
“所谓平衡,便是公平公正的体现,唯有公平地对待世间万物,纷争才会逐渐减少。”
扶苏眉头紧皱,眼中满是疑惑与不解,追问道:“难道在凌大人看来,作为君主就应当暴虐无道吗?”
凌逸尘连忙摆了摆手,解释道:“公子误会了,我从未有过这样的意思。”
“我既没有否定仁慈的重要性,也不认为暴虐是可取之道,而是强调两者之间需达到一种平衡。”
“公子想必明白‘慈不掌兵’这个道理吧?”
扶苏微微点头,神色稍缓,说道:“我虽未曾亲临战场,率军出征,但这个道理还是明白的。”
凌逸尘见扶苏态度稍缓,便继续说道:“这‘慈不掌兵’,说的是领兵之人若一味仁慈,便难以立下威严,号令士卒,达成战略目标。”
“而如果一直对士兵严格,虽然会使士兵对主将恐惧,但是士兵也没有归属感,可能会导致临阵叛逃等现象。”
“治国理政亦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