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刚睁眼,桃桃就飞快穿好衣服,高兴得走路都是蹦着的。
宋老头都做好饭了,竹筒、蜂窝炉、佐料和装冰粉的木桶都整整齐齐摆在推车上。
梅花梨花打着哈欠洗漱。
冰粉凝固以后放置时间太长就会出水,为了避免这个情况,他们是半夜起来做的。
宋老头大人没事,两个小的就有些熬不住。
但是只要一想这是要去干什么,梨花立刻兴奋起来,梅花脸上也挂着笑。
赶集大家都去过,可上集卖自己做的东西却是开天辟地头一遭。能不兴奋吗?
宋老头借了大队的骡子,套上推车,又让两个小的坐在车缘,自己挑着扁担和两个大点的孩子步行。
走出去半拉路,他把兰花和桃桃抱下来放进扁担两端的篓子里自己挑着,让梅花梨花轮着上车歇。
大队的骡子谁都能借,有些人借了以后会把骡子往死里使唤,也不喂食,弄得好像让驴子歇会儿自己就亏了似的。
但宋老头是个不爱占便宜的人,哪怕牲畜就是用来使唤的,也绝对不会让一头骡子又拉车又拉上四个孩子。
要是还给大队的时候骡子累得不成样子,他脸上无光。
就这么一路交替轮换,太阳逐渐升空的时候,他们终于到了地方。
红旗公社不大不小,压实的土路要比乡间小路好走许多。很多平房外侧都刷着大字标语。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二层建筑,桃桃远远看见,想起那是供销社。
宋老头估摸现在得有个九、十点,集上要热闹起来一般得在十一二点左右,他们来得刚刚好,占位置的人不多。
宋老头没急着占地方,而是远远观察了一下,随后才赶着骡子瞄准自己看好的地方而去。
等放下扁担安顿好孩子们,他从扁担篓子里取出一只纸包走到旁边。
这里坐着个编竹筐的男人。年纪比他略大,模样很忠厚。
宋老头就笑着说:“老哥哥,咱是前山沟村的,您哪儿来啊?”
男人手里活儿不停,乐呵呵地说:“我是下河村的。”
两人简单寒暄一番,宋老头就打开纸包递给男人:“不瞒你说,何老哥,我们家几个孩子鼓捣着想卖点吃食,我这今天还有事,想托你照看照看。”
纸包里是他自己烘的烟丝。
不过宋老头已经很久没抽烟,桃桃不让他抽。他每天最多闻一闻解馋。
何老哥摆手说:“嗳,不就是看着别让孩子丢了吗?顺手的事儿,拿回去拿回去。”
宋老头硬塞给他:“你闻闻我这烟丝,这可是好东西,劲儿大。”
“不怕你笑话,我那小孙女嫌烟味儿呛,不让我抽。这东西今天你不要,放我兜里也是浪费。”
何老哥最后还是收了烟丝,并且拍着胸脯表示一定把孩子看得紧紧的。
宋老头又叮嘱孩子们几句,接着才背着手离开。
他没敢走远,便去探望自己住在公社的老朋友们,还过段时间都来看一会,生怕孩子们出事。
宋老头走了之后,姐妹几个没着急揭篷布摆冰粉。
梨花拉着梅花,认真叮嘱接下来的任务:“姐,我装冰粉,你给咱们添佐料,桃桃收钱算账。我给你说,到时候放佐料,加辣的不是放辣椒油,是鲜辣椒碎。咱们家辣椒油就那么点,一份一小勺就够了……辣椒油,对了。”
“等会儿你热油烫辣椒面,我就先装起冰粉,你烫完辣椒面直接敞着放……桃桃兰兰。”
梨花叫了一声,递给桃桃和兰花两把蒲扇:“你俩用扇子对着辣椒面的碗扇风,哪儿人多就往哪儿扇。”
桃桃小鸡啄米一般猛点头:“我知道了姐!”
兰花也抱着蒲扇,郑重地点点头。
何老哥看见桃桃这么个小不点说话利索得很,一时好奇,恰好手上的活儿忙完了,便踱步过来笑着说:“你就是老宋的小孙女?”
桃桃正搓着蒲扇转圈圈,闻言跳下车缘,冲何老哥露出一个甜甜的笑:“何爷爷好!我叫桃桃。”
“嗳,好孩子。”何老哥家里没有孙女,一看桃桃玉雪可爱的模样就心软了。
而且这大点的孩子咬字清晰又懂礼貌的也不多见。
“这是我三姐,兰花。二姐梨花,大姐梅花……”
桃桃又拉着兰花的手说。
她这次没让兰花打招呼,面前这个爷爷虽然慈眉善目是好人,但兰花一向不喜欢和陌生人接触。
兰花也确实往后退了退,但是桃桃一抓起她的手,她就安心了,站定不动。
梅花虽然腼腆内向,不过正常交流是没问题的,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