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46好心错付
酉时,沈辙阖府至晏家望慰,同住朝闻街上,邻家半夜遭贼,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他都要亲自过来看看。
双方见礼后,宾主分席而坐,姜氏一身青莲色的缂丝锦袄,满绣描金的凤头鞋,看得王氏入迷,这明显是京城人最时髦的打扮,王氏以女人特有的天赋,暗暗记下款式。
自李胜的事之后,王氏羡慕的女人,除了隔壁隋白氏,又增加了沈姜氏。
如果说白氏是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
暗自香的荷花,姜氏则是绿艳闲且静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覆深——王维《红牡丹》
的霸气牡丹,这是见过世面的女人,特有的气度,她不同白氏高冷,姜氏浑身散发雍容自在的魅力,她不盛气凌人,晏家上下仆役,都夸赞她有大家风范,这些都深深震撼着王氏。
王氏这些年好不容易养成的优越感,在姜氏面前土崩瓦解,她身上红绸绣花嵌银鼠毛的褙子,虽是今年新款,可看上去就像穿了五丶七丶八年,她头上的珠翠,明明比姜氏头上的更贵重,可看上去,是那么暗淡无光,她羡慕坐在对面的女人,懊恼自己不能成为那样的人。
王氏认为问题的根源是她的出身——她是农民的女儿,她身上有洗不掉的“村”气,是以,她决定让晏晴的人生不能留下遗憾,她的晴儿是那么漂亮,又有才艺......
她把眼神移到沈山稚气未脱的脸上,这孩子学问丶模样,样样好,将来必定有大作为,若是能与晴儿......王氏眼角瞥见沈辙和公爹相谈甚欢,心里更增信心,想到这,她连忙叫金妈把大小姐带过来。
至于要不要叫晏然上来,这个念头,在王氏脑海里闪了一瞬,就被她彻底否掉了,在王氏印象里,晏然是个言语无状,性格暴戾的孩子,这些都有事实依据,并非她凭空捏造。
——去年清明祭祖宴上,族里几个粗鄙的长辈,说笑了晏然几句,这孩子不知礼让,还反唇相讥,毫无教养的样子,让她丢尽了脸。
——今年元宵灯会,晏承友的两个儿子晏衍和晏徕,碰见同样去赏灯的晏然,不知何故,晏然居然在大庭广众下,把两个比她大三丶四岁的哥哥给打了,又害得她登门道歉。
她想不通,都是她生的孩子,二丫头性格为何如此恶劣?她能想通的就是这孩子与她情悭缘少,沈家是晏家难得的贵客,她不能让晏然毁了这愉快的场面,尽管沈家人好像很喜欢晏然,但她断定,那是场面人虚伪的客套。
就在沈辙向晏庭海询问昨晚贼人如何如何,王氏算计自己利弊得失时,金妈拉着晏晴的小手,迤逦而至。
姜氏见晏晴上来,也是十分高兴,招手搂在怀里,体贴入微的问了几句话。
王氏见了甚是欢喜,又见晏晴头上的金簪和耳垂上的白玉坠子,就明白这一定是金妈特意的安排,经年贴身的老仆最懂她的心思,比同床共枕的相公,亲生的骨肉,甚至她本人都还懂,她向金马投以感激的一瞥。
晏晴坐回椅子,她和姜氏丶沈山一样诧异,为何没叫妹妹一起过来见客人,但她不好意思问,只能笑容恬静的看向众人。
“我听犬子说贵府昨晚进的贼人,是晏然那小丫头发现并出豁的,小小年纪,竟有这般胆识,不输儿郎啊!”沈辙见晏晴出来见客人,唯独未见晏然,故意说出这番话。
晏庭海颔首拈着胡须,不知如何接下这番夸赞。
“我看晏然那孩子是个懂事的,处事利落,条理清晰,我们府上能请到李胜这样的大厨,不也都亏了她,这孩子养得真好!”姜氏看似不经意的补充,让王氏心情覆杂起来,她不想顺着姜氏的话,表扬晏然,因为她坚信,如果好话说出去,很快就会打脸;同时,她也不想说晏然的坏话,那无疑在说自己教女无方,与其这样,不如装作没听见。
晏庭海抓起茶杯,呷了一口,他早就不讨厌这孩子了,只是念及以往放出的狠话,在面子上,他不知道如何找补。
“是啊,主要是她的闺房在侧院,墙外临街,那贼人就是从那翻墙进来的,”晏庭海说到此,都感觉难以启齿,小姐闺房设置在侧院临街,真是让人笑话!
姜氏听了,微微捺了下嘴角,她曾在晏家居停过三月,这些她自是知道的,当时她还想,晏家对客人礼遇周到,晏老爷谈吐斯文,虽为商贾,也可堪称礼仪之家,可却苛待嫡亲孙女,让她住在僻院,实在是可笑,与市井庸人也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