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了当地拒绝了南易:“南老师,家里还有许多家务要做,我就不去了。
改 ** 再多卖些东西给我就行了。”
“这么说来……”
南易未料到何宇柱不愿参加,“好吧,我现在搬到这边住,将来机会多的是。”
“好的,有空了再聚吧。”
说完这话,南易没有再追问,因为他留意到何宇柱同大院内的其他人交往并不密切,特别是与三爷家庭关系较好之外。
而且,看上去易忠海与何宇柱之间的关系似乎也不融洽。
如今,南易不再是过去的‘憨直’青年,过去处事机智,只是一遇大事略显迟钝。
虽以往身份不好限制了他的许多机会,但这同样让他增长了阅历。
他们一家之前经营酒楼,见过了不少人间万象;后转型机械修理,生活上的转变曾一度让他难以适应。
现在新的环境让他开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尽管对大院中的居民尚不够了解,不知悉他们的恩怨,但他也有自己的人际网络。
比方说,他认识梁拉娣,曾经是他为梁拉娣介绍给许大毛,促成二人成婚,这样来看自己也算有了朋友。
尽管情谊不算深厚,但也足够打听一些信息。
南易开始忙碌起来,打算今天展示一下自己的烹饪技术。
这天对他十分重要,他不仅邀请了院子里的三位老大爷来用餐,还希望通过他们推广自己的手艺。
他希望能私下接些活,但如果人们不知道他擅长的手工艺,他就无法提高自己的价码。
虽然他的价格是一桌三元,比不上何宇柱的高,但已超过了其他师傅。
然而,人们为什么要愿意花三元雇他呢?
首先,能负担这个费用的人并不多。
轧钢厂的八个食堂各有八个炊事班长,只有何宇柱的厨艺广为人知,通常他接待的都是领导、技术人员或高级技工,这些人收入高,舍得花钱。
其次,还有中等收入群体,例如月薪五六十元的人群。
尽管他们不一定都愿意花费三元,请一半的人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
到了下午,南易开始了准备工作。
菜做好后,时间刚好合适。
他来到中院贾家的门口,“秦姐,菜做好了,您拿几个碗过来吧!”
“来了。”
秦淮茹开门应道,“南易啊,我这就过去。”
“好的,我去叫一大爷!”
南易转身,往对面跑去。
秦淮茹转头吩咐孩子们:“棒梗、小当,跟我一起去,记住要叫南叔,听到了吗?”
“听到了,你说了好几遍了。”
棒梗有些不耐烦地回答。
小当则懂事一些,她问道:“妈妈,今天我们吃什么好吃的?”
“有好吃的!”
秦淮茹拿起几个大碗,对贾张氏说:“妈,你看好锅里的窝头,我们很快回来。”
“知道了。”
贾张氏缓慢地移动着臃肿的身体,她的身材依旧肥胖如故。
南易看到秦淮茹带着孩子们回来了。
秦淮茹介绍道:“南易啊,这是我的儿子棒梗,这是我的女儿小当,另一个女儿槐花还在 **。”
“南叔……”
棒梗和小当同时说道。
“哦,好孩子,真是有礼貌。”
南易笑着说,“秦姐,碗给我,我帮你们装上。”
“谢谢,南易。
好久没吃到这些好吃的东西了。”
秦淮茹边说边递过碗。
“确实,前几年大家都过得紧巴巴的。”
南易附和道。
秦淮茹忽然想起,机修厂的条件远远比不上轧钢厂,尤其是在贾东旭去世后,轧钢厂有了大骨汤。
南易挑了一些菜肴放进秦淮茹的碗里,“秦姐,赶紧带回去吃吧,别凉了,尝尝我的手艺。”
“多谢!”
秦淮茹还想说什么,但易忠海、刘海中、阎埠贵已经到了。
易忠海说:“南易,二大爷、三大爷来了,淮茹你也在这啊?”
“易大爷,你们先吃吧,我得回去照顾婆婆了。”
秦淮茹简短地说着,把碗分给棒梗和小当,自己拿了两个碗。
刘海中的嘴唇微微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