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江阳点点头,在屋里四处查看,突然发现桌子上有个放头灯的空位。
“你们父亲平时有戴头灯的习惯吗?他一般什么时候会用到头灯?”江阳问,眼睛紧紧盯着小女儿。
小女儿回答:“有,他经营着一个虾塘,晚上巡查虾塘都带着头灯。有时候半夜起来看看虾的情况,就会戴上。”
江阳心里一动,和小李对视一眼,小李立刻心领神会,出门去虾塘查看情况。
过了一会儿,小李回来了,一脸沮丧:“队长,虾塘周围因为那几天下大雨,啥痕迹都没了。这可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啥线索都没找到。地上全是烂泥,脚印、车辙印啥的,都没了。”
江阳皱了皱眉,没有说话。他知道,这案子越来越棘手了,但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也被彻底激发出来。
“不行,咱们不能被这点困难吓倒。从现在起,对村里和董少金有过接触的人,挨个排查!哪怕是‘大海捞针’,咱也得把凶手给捞出来!每个人都要详细询问,时间、地点、做了什么,都要问清楚。”江阳大声下令,声音坚定有力。
接下来的日子,江阳和队员们挨家挨户走访,前前后后排查了86个人。可大家对董少金的评价各不相同,有人说他大方好相处,经常帮邻里的忙;有人说他好逸恶劳,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但就是没发现明显的矛盾点。
“这案子邪门了,难道凶手是从天而降的?”小李有些气馁地说,一边说一边揉着酸痛的腿。
江阳瞪了他一眼:“别灰心,咱们换个思路,从抛尸地入手。肯定能找到突破口,就看咱们能不能发现关键线索。”
经过分析,警方推断抛尸地点大概率在东荆河上游的新沟镇水域,这儿是从荒湖管理区到往事镇的必经之路。于是,江阳带着队员们调取了4月9号晚上11点到第二天早上,这一路所有道路的监控视频。
队员们眼睛都快瞪出了血丝,终于,一辆农用三轮车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视频显示,4月10号零点32分,这辆三轮车从荒湖一处十字路口经过,零点52分,出现在新沟镇交通村路段,而且大部分路段走的是小路。零点59分,车辆行驶方向正是东荆河新沟镇水域,也就是警方推测的抛尸地点。大概五十分钟后,车辆返回,车斗里的杂物不见了,驾驶员还换了衣服。
“这太可疑了!”江阳兴奋地一拍桌子,“马上查这辆车的车主!动作要快,不能让凶手有喘息的机会。”
就在这时,负责走访的队员传来消息,说村里有个叫董永军的人,家里就有一辆一模一样的三轮车,而且他和董少金之前因为虾塘闹过矛盾。
江阳立刻下令:“先把董永军列为重点嫌疑人,全力调查他的行踪和背景!他的日常活动、社交圈子、案发前后的举动,都要查得清清楚楚。”
随着调查的深入,董永军的嫌疑越来越大。他性格孤僻、脾气暴躁,平时活动轨迹就是家里和虾塘两点一线,每晚都有巡查虾塘的习惯。案发后,他还经常带着孩子去弟弟家,行为举止十分反常。
江阳决定先去会会董永军。他们来到董永军家,却扑了个空,董永军不在家。
“哼,这董永军,关键时刻玩失踪,肯定有问题。”小李气愤地说,拳头捏得紧紧的。
江阳没有说话,他心里清楚,这案子马上就要迎来关键转折了。
终于,在多方努力下,警方成功将董永军抓获。审讯室里,董永军低着头,不敢直视江阳的眼睛,双手不安地在膝盖上搓来搓去。
“董永军,知道为啥找你吧?”江阳冷冷地问,目光如炬,紧紧盯着董永军。
董永军沉默不语,只是微微摇了摇头,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
“别装了,4月9号晚上,你到底干了什么?”江阳提高了音量,拍了下桌子,“老老实实交代,争取宽大处理,抗拒从严,你应该清楚后果。”
在江阳强大的心理攻势下,董永军终于开口了,他对自己杀害董少金并抛尸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原来,4月9号晚上11点多,董永军去虾塘巡查,正好碰到从外边回来的董少金。董少金带着头灯,身边还跟着条狗。那狗见到董永军就不停地叫,仿佛在向主人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