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非高校学生、普通高校学生和士兵
除此之外,还有半路参军的高校大学生。搜索本文首发: 看书佬 kanshulao.com
他们主要当特殊技术兵种,且在服役一年后还能报考军校,若是成功入校毕业会当军官。
这三类总计加起来人数也未超过五十万。
但联邦军部每年仅仅对士官(职业士兵)都需要至少百万规模以上的新兵加入。
对只服役两年义务兵的需要量就更多了。
大略一看,联邦军部这个铁打的超级营盘对流水士兵的需求量太过巨大,每年不到五十万新兵的数量还差的老远。
可事实却是联邦军部并不缺士兵。
它主要的兵源并不是高校学生,至少普通士兵(非技术兵种和一般技术兵种)的兵源不是。
非技术兵种和一般性的技术兵种,入伍条件中等教育完成者就行。
有类似“超人皮肤”黑科技在手的联邦军部,不用太考虑身体素质,理论兵源几乎包含了联邦公民中所有的适龄人员。
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联邦实行的是全民义务。
除了个别的特例,联邦公民最少也是中等教育完成者。
这样一来,体能、学历这些入伍条件,对联邦公民来说几乎就是零门槛。
那就只剩下年龄这个最大的筛选条件。
在联邦社会成年才能服兵役,而联邦社会对成年的一般定义就是中等教育完成者。
公民权限提升为lv.1,完整获得了基本的公民权利。
选考过后不论考没考上高校,联邦公民都成年了,符合参军的年龄条件。
联邦军部这个巨无霸一般的超级营盘,需要源源不断的巨量年轻士兵才能一直维持。
比起非高校学生,高校学生毕业后有更多的选择。
例,更高的就业起点、获得公务员考试资格、入职公共服务单位等。
在选择参军入伍的人数上,高校学生要远低于非高校学生。
每年一千五六百万高校生也就百分之一二,大约二三十万的人会选择半路参军入伍。
普通高校的学生(拧眉):若是入伍了未来就绝对不可能有十万以上月薪,虽然受约束但当最低的士官(下士\/一期士官)也能有近万的月薪,保底还是搏一搏?真的好纠结!
在入伍后未来的人生方向就被定下,军人的工资待遇前景都是可见的,超高薪的可能性被完全锁死。
哪怕大多数的普通高校生在社会上的工资其实都还没最低的士官(下士\/一期士官)工资高。
但超高薪这个较小可能性被绝对抹杀掉,对心理上的影响还是不低的。
联邦军部的士官待遇虽然并不错,但对高校学生的吸引力并不算太高。
流水般的巨量年轻士兵绝大部分会由非高校学生来充当。
非高校学生有两类,转修学生和选考落榜生。
一届适龄选考生人数过亿,但有选考资格的只有五千万左右,而高校的录取率不到三分之一。
转修学生和选考落榜生一年大概各有五千万、三千四五百万。
比较两者。
很显然选考落榜生是联邦军部更看中的兵源。
一,人数规模三千万绝对够大,兵源不是问题,二,相对素质更高。
都是中等教育完成者的联邦公民。
有选考资格的落榜生(三千四五百万)在整体素质上自然然要比在中等教育期间转修的学生(五千万)更高一点。
当然优秀的转修学生要是选择参军,联邦军部哪怕更倾向于落榜生也不会拒绝。
联邦军部给出的士官待遇对高校学生的吸引力可能不算太大,但对非高校生就不一样了。
转修学生和落榜学生若体质不错,在普通人中的身体素质有lv.6(身强体健)以上。
他们在获得中等教育完成者身份后,根本不用联邦军部宣传征兵,相当一部分人都会主动选择参军。
原因有两个,待遇和机会。
第一,待遇。
4800生存点是近乎完全掌控经济的联邦制定的就业人员中位数工资。
高校学生(15%)毕业后有更多的选择,工资相对会更高一些,大多数人(普通高校学生)的收入范围在五千到八千。
而非高校学生(85%)人数在联邦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