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没有天赋智力但普通人最基础的逻辑判断能力总有的吧。本文搜:读阅读 duyuedu.com 免费阅读
没有底气(天赋智力)你敢学习懈怠、随意玩耍,那你的成绩就敢大幅下跌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惊吓)。
关于智商的正反辩论,是先天因素影响大,还是后天影响大。
不可否认,双方都可以找得到很多很多契合支持自己的论点、论据。
但这些很多都没说到重点本质。
现在神经学界和心理学界最普遍的看法是,一个人的先天基因决定了其智力发展上限,而后天培养决定了他能有多么接近这个上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米”可以类比是先天的基因,“巧妇”可以类比好的环境影响。
重要性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无米就无炊。
后天的培养教育的确可以让人去接近他的智力发展上限,但这里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即便是培养出一样的智力高度,成本要怎么计算?
花费1w的资源让1个普通人达成他的智力上限100,但同样的资源可以让100个天才达成他们智力预期的中段水平100。
你要是拥有资源的掌控者,你会怎么做出决策?
不,你并不用做出决策。
人类所有历史阶段的教育已经给出了答案。
义务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文化扫盲。
高等教育之前阶段所有的教育政策制度,万变不离其宗,最核心的目的只有一个,筛选人才。
不是培养人才,就是筛选人才,高等教育的目的才是培养人才。
联邦经过百年逐渐完善的选考是一种比拼天赋、筛选人才的考试,而不是叠加时间内卷的“过度竞争”。
筛选人才(考试)的两个目的:
第一层:人尽其用,什么人干什么事。
第二层:高等的教育资源无法平均,只能什么样的人匹配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资源(天府/星校/辉院/普通高校),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给一个不适合从事困难任务的人困难任务,不仅那个人会觉得不爽,国家它也会觉得不爽。
国家(懊悔至极):艹艹艹,当初错信论文灌水大师,现在对攻坚的前沿科研任务投入的巨量资源大概率要打水漂了!
人才的确可以培养,但花费的资源太过巨大。
不同天资的人想要达到相同的一定高度,可能的花费差距万倍都不止。
内在原因很简单,边际递减效应。
越是接近极限,想取得因变量智商的等额提升,那对应自变量资源的消耗会成指数级暴增。
以上这些还是理论上智力都可以达到的高度。
要是对人才的需求智商水准比一些人先天基因决定的智力发展上限都要高,那该怎么办?
无米就是无炊……没有办法!
锻炼修行可以“简单轻松”逼近身体极限并将其突破,提升原有的身体素质上限。
但提升智力上限却“极其困难”。
智力要比身体素质要“硬”的太多太多了。
不要说突破,即便是刻苦学习等后天教育也只能尽量去接近自己的智力发展上限。
当智商接近了天生的智力上限,想再次提升的难度横向对比身体素质要暴增万倍不止。
这还只是接近上限,想要更进一步的突破它就是痴人说梦。
和对长期锻炼身体有惰性一样,人对长期刻苦学习也有惰性。
只是横向对比程度,没有身体素质那么恐怖。
身体长久进化出来的本能会极度排斥地狱式健身。
因为这会疯狂掉膘,脂肪等储备能量极大幅度减少,进而严重威胁到生命的生存。
大脑(智力)是令人类这个族群从万千种群脱颖而出的根源力量,需要身体长久进化出来的本能给予特别的对待。
与大脑有深度关联的学习自然也会被给予“优待”。
虽然长期刻苦学习会让身体感到痛苦,但这能锻炼提高大脑的能力,尽力接近理论上的智力发展上限,进而提高人类族群的整体生存率。
任何生命的第一追求就是生存,哪怕学习可能导致身体承受一定的痛苦,但这并妨碍身体本能稍稍网开一面。
在人类长久的进化过程中,人类中的高智力个体一直都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