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
作者深爱陈巧香,反其道而行,毅然换掉顾轻舟,硬生生地把他给牺牲了。
也因为顾轻舟的牺牲,大爆的这本年代文阅量陡然下跌,最后作者给了陈巧香一个飞黄腾达的结局,草草完结。
要是这辈子真有挣脱天道的可能,青梅觉得要早些跟赵五荷与顾轻舟联手比较好。
回到家,青梅跟奶奶说了可以去夜校念书的事。
奶奶高兴的不行,非要青梅去买点陈面包饺子吃。
青梅想着老太太这么大岁数,高兴一天算一天,于是又到供销社称了四两的陈面和一斤苞面。
两样面掺在一起做二面饺子,馅是秋天晒干的地菜,泡水以后切成碎也算香嫩。
奶奶这回往里头加了一整勺猪油,拌起来漫着特有香气。
一老一少在破瓦房里包了一盖帘的饺子,蒸气冒出来,饺子的香味也飘了出来。
她们俩就在灶台前面吃了饺子,睡觉的屋子里没有暖炉,全屋最暖的地方就是烧过火的灶台。
奶奶吃了四五个就推说不吃,剩下的都要省下来给青梅吃。青梅多吃了几个,余下来的放到窗台上。天寒地冻不怕饺子坏掉。
奶奶眼神不好,还在帮人纳鞋底。青梅在堂屋刷碗,外头来了个不速之客。
“明儿我家有提亲的,买好的猪下水没人收拾。”
陈巧香站在当院,似乎觉得屋里破烂不堪下不了脚,装模作样捂着口鼻说:“我妈说你收拾的干净,给你三角钱,还有两盆猪大肠,你提前给我洗了。”
青梅眼皮不抬地说:“没功夫。”
上辈子她的确给洗了,三角钱没得到手转头被陈巧香送到婆婆手里,眼下这活儿谁愿意干谁干,她不伺候。
这么便宜的价格,满大队找不到愿意当廉价劳动力的,陈巧香无功而返,回到自己家院子里,冲着这头喊道:“明儿是我的好日子,送你一双旧鞋!”
说着,顺着墙扔过来一双开嘴的解放鞋也就是——“破鞋”。
这分明就是在骂青梅。
奶奶从屋里出来,让青梅别生气。青梅冷笑着冲到院子外头,把“破鞋”扔了回去,骂道:“天底下没什么比这个更合适你的了!”
“你居然敢骂我?胆子大了啊!”陈巧香前脚进门后脚要冲出来,被她娘拦住:“她故意激你的,闹出去不好。金队长今天刚处理一个汪老师——”
“呸,等我嫁到顾家,我还怕她!”陈巧香恨得磨牙,转头摔上门进屋生闷气去了。
她梳妆台上堆着一整盒红绸带和橡皮筋,还有托人花大价钱买到的口红眉笔。
想着明天的喜日子,她总算消了气。
*
提亲的队伍从东河村的村口开始,挑着让人看花眼的彩礼箱子浩浩荡荡的进来。
走在最前面的男青年挑着挂鞭,沿路欢欢喜喜的放着。后边人跟着撒喜糖,边上看热闹的都说,顾家不亏是顾家,提亲而已比别人家结婚还要热闹。
陈巧香站在家门口,红头绳编在两股麻花辫里,红艳艳的嘴唇娇羞的抿着。
不少人听到传闻,知道顾家要来陈家提亲,提前跑到陈家来恭喜。
陈家爹娘乐得合不拢嘴,今天一过,军官太太的身份可算是坐实了,今天过后哪怕顾轻舟不同意,也得考虑考虑赵五荷的态度。
他们一改吝啬,大方地抓着花生瓜子往别人兜里揣。碰到要糖的小孩也能给几颗。
赵五荷走在队伍当中,也高兴的很。
鞭炮沿途放过来,到了东河村北五排,转个弯走了进来。
陈巧香觉得心都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她捂着胸口,想着未来伸手可及的好日子,呼吸越来越重。
终于盼到赵五荷的人影,陈巧香的爹娘赶忙把院子大门大开大敞,只等着赵五荷带着一行彩礼队伍进来。
院子里头还有特意请来办席的农村大厨,已经搭好灶台,烧好油。盆里不光有猪羊肉还有新鲜的大棚蔬菜,为此还借了五十多元钱呢。
望着数不清的彩礼箱子,陈家爹娘觉得一切都值得!这只是开始,以后荣华富贵冲他们招手呢。
与陈家激烈热切的心情不同,青梅闲的无事,干脆拿着小马扎坐在院子里打算吃瓜。
这也是本书中的大场面了,足足办了八桌,桌桌都是四菜一汤。
上回她忙着干活没好好看,也没吃到什么。这次不想错过,饱个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