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一路相送,直到出城五里后才返回。
而在三川口,经过修整后的西夏骑兵,即将对曹喜所部发起进攻。
远远望去,西夏军队的步兵全线后撤,骑兵部队一字排开。
西夏骑兵们已经穿上了铠甲,手握弯刀,看似非常凶悍。
只是每个骑兵的身体都在微微的颤抖,从嘴里不断呼出的热气,能看出他们在极力的克制寒冷带给他们的不适感。
“进攻!”
李元昊将弯刀指向曹喜的军队,西夏骑兵顶着寒风,呼啸着向前冲去。
“布阵!布阵!盾兵在前,长枪兵在后,保持阵型!”
曹喜试图用步兵方阵来抵挡西夏骑兵的冲锋,在强大的冲击力面前,宋军步兵方阵立刻瓦解。
“骑兵,给我冲!”
随着曹喜的一声令下,宋军的骑兵也是勇猛的冲了上去。
这是自府州战役之后,宋朝和西夏首次大面积的正面冲突。
宋朝的骑兵只有狄青的部队配备了部分长枪,其余的要么是长剑或者是朴刀。
这些兵器近战还行,马上战斗就显现出了短板,刀剑都无法对西夏骑兵产生实质性的伤害。
几个回合下来,大量的宋军骑兵被斩于马下。
部分摔下马的宋军士兵还有一定的战斗力,他们对着西夏的战马就是一顿乱砍。
这一招在短时间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很快就被西夏的骑兵利用机动性给化解了。
第一次交锋,西夏骑兵就斩杀了上千宋军骑兵,曹喜想命令部队后撤,稍作修整后再战。
李元昊偏偏不给曹喜这个机会,他知道一旦停下来,铠甲内部的汗水会因为冷空气的缘故结冰。
“杀!不要给宋军喘息的机会!”
李元昊也按耐不住了,他举着弯刀也加入了战场。
西夏军队越战越勇,把曹喜的军队打退了两百多米。
曹喜还天真的以为李元昊会就此停下,哪想到西夏骑兵犹如不要命一般,只顾往前冲杀。
“拓跋启,命令泼喜军加快渡河速度,赶到前线来!”
拓跋启眉头一皱,他也听说了泼喜军在保安军的表现,他觉得现在他们占尽优势,何必让泼喜军上阵。
“你懂个屁!泼喜军在这种平原地带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他们可以攻击后方的敌人!”
在李元昊的强烈要求下,拓跋启命人去河岸催促泼喜军。
曹喜的部队又被打退了一百多米,曹喜整个人都不好了。
就连狄青的部队也有不小的损失。
“曹将军,正面我们是拼不过的,留下一支部队殿后,剩下的赶紧入城。”
刘平来到曹喜身边,劝说他放弃正面交锋,见曹喜没有应声,刘平再道:
“他李元昊自视甚高,我笃定他此番进攻我大宋,没有带足够的粮草,只要我们躲进城里,跟他耗下去,他自然也会退兵的。”
刘平为了进一步说服曹喜,他又指了指天。
“曹将军,打了这么久,我总感觉这风雪会越来越大,到时候都不用我们,老天都会帮我们打退李元昊的。”
曹喜还是不乐意退缩,他觉得其他州城的援军就快到了,怎么样也要坚持一下。
不然他这个殿前堵指挥使的脸面往哪里搁?
“在等等,坚持到明天,至少还有两万援军会来,如果还是不行,我们再做打算。”
曹喜话音刚落,天空中落下来数百枚拳头大小的石子。
若不是他带了头盔,估计就晕了。
“西夏的那支军队又来了?”曹喜在保安军也体会到了同样的遭遇。
当他抬头的时候,宋军的许多战马被砸翻在地,骑兵们也因此摔了下来。
除了曹喜和几个亲卫,其他宋军都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又过了十几息,新一轮的石块雨又从天而降。
宋军部队这下有些慌了,甚至有几个士兵以为上天在帮助西夏军队。
“狄青,你带队顶住,其他人赶快后撤。”
曹喜也不打算坚持了,而是迅速的指挥部队后撤。
就在撤退的途中,又不少士兵被石块砸中,本就坚硬的石块,在寒冷的冬季更是杀伤力巨大。
狄青为了给大部队撤退争取时间,指挥骑兵部队进行反攻,而不是一味地迎合西夏骑兵的进攻。
在狄青的帮助下,曹喜的大部队和刘平顺利的撤回了延州城。
狄青见状也没有恋战,且战且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