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养马场,加上朝廷的补助,那都是困难重重,更不要说在吐蕃了,人家的地盘,还不得人家说了算?”
费师爷有些不解,“若以个人名义去,有什么不同么?”
“那还是有不同的,我了解到,现在的吐蕃政权刚刚建立,很多物资还要我们大宋资助,他们自己养马都是困难的。
如果我们以私人名义过去,那就是民间的商业行为,是要考虑互惠互利的。既能摆脱这边朝廷的控制,也能让吐蕃人为了利益最大化,而配合我们。”
费师爷明白了许多,可他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拿不到朝廷的补贴了?”
“这倒不是问题,你想想,如果是民间行为,到时候我们养好了马匹,两边的朝廷是不是都要花钱跟我们购买?再加上三年的减免税收政策,最终还是我们赚钱的!”
“万一朝廷给的价格底呢?”
“那我们就不卖,反正马场在吐蕃境内,朝廷总不能去硬抢!”
“张大人,话是这么说,万一朝廷给吐蕃的首领施压,让他们将马匹进贡给我朝,该如何是好?”
张启让费师爷放一万个心,他觉得赵祯为了面子,不会干出这样的事情。
吐蕃首领也不是傻子,有人出钱出力帮他们养马,搞经济,怎么也不会得罪,还会给予一定的保护。
“佩服,在下越来越佩服张大人了!”
“可眼下最要紧的就是找到熟悉吐蕃的人,先过去探探路,然后才能制定相应的计划。”
费师爷在马车上托着脑袋想了很久,最后说道:
“实在不行,就我亲自去一趟吧。”
“不行,你要坐镇并州,我这边说走就走的,在等等看吧,要是真不行,我再来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