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并州、鄜州、宁州、豫州、环州全部接到了圣旨,命所有知州接旨当日,限期三天赶回京城。
接到旨意后,只有张启毫无惧意,他先给费师爷捎去了一封信,然后把剩下的一些事情交给了葛进,带着几个随从赶往了京城。
集英殿上,这一次的早朝气氛十分凝重。
上朝后,无一人敢大喘气。
赵祯故意迟到了一小会,坐下后,也不说话,而是死死的盯着站在殿下的众大臣们。
许久,赵祯开口说道:
“怎么都不说话?今日早朝诸位没有要说的么?”
众大臣就像聋子和哑巴一样,纷纷低头不敢直视赵祯。
“啪!”
赵祯用力地把一封奏折仍在了地上,大声喝道:
“张启,这是并州李大人参你私调禁军的奏折!”
“啪!”
“张启,这又是一封参你的,说你有谋反之嫌!”
“啪!啪!啪!”
赵祯一连又甩出书本奏折,全是参张启的,基本上都是私调禁军,意图谋反的罪名。
“张启啊张启,你真是劣性不改,之前朕已经放过你一马了,你这次简直是胡作非为!若是让你在京城当官,你是不是要带兵逼宫了!”
张启慌忙跪下,也没给自己辩解,掏出一封奏折,大声说道:
“臣也有本要奏!臣要参的是并州知州李大人、鄜州知州花大人、宁州知州鲁大人,以及其治下县令十数人!”
夏竦第一个闭起了眼睛,头疼不止。
吕夷简也是十分惊恐的看着张启,心想这小子是不是失心疯,一口气参了十几位官员。
赵祯反而笑了:
“你们看看,你们看看,自我大宋立国以来,还没有人敢一口气参这么多官员!来,李德全,呈上来,朕倒要看看你写的是什么!”
李德全也是忐忑的接过了奏折,递给了赵祯。
赵祯翻开一看,好家伙,洋洋洒洒上千字,其实赵祯心里清楚张启要奏的事情,夏竦已经跟他一五一十的全部说了。
可李凯他们的奏折先行到了京城,这才有了之前的摔奏折一事。
赵祯越看心越凉,他没想到,夏竦说的还是保守了些,从张启的奏折看,有近十万人被贩卖至西夏。
最关键的是并州栈道一事,简直是闻所未闻,若不是贩卖人口事发,这条栈道还不知道会引发什么后果。
赵祯按耐住心中的怒火,把奏折直接仍在了吕夷简脚下。
“吕相,你先看!”
吕夷简慌忙捡起奏折,看的也是心惊肉跳。
“曹喜,你也看看!”
曹喜其实也接到了李凯的私信,可他看完奏折之后,恨不得杀了李凯。
就在曹喜接到李凯的私信后,还进宫帮李凯说了些好话,这下倒好,自己打自己的脸了。
“朕治国无方啊!朕治国无方啊!”
赵祯拼命的敲击着案几,吓得众大臣连忙下跪。
“退朝吧!退朝!”
赵祯突然退朝了,只留下了一众茫然的大臣们。
赵祯走后,张启站起身,冷冷的看着李凯、鲁大人、花大人等人。
“你们几人给我等着,我要不拔了你们的官衣,我就不叫张启!”
李凯等人却不敢回嘴,纷纷逃离了朝堂。
倒是夏竦和吕夷简走上了前,想和张启说说话,却被张启婉拒。
“二位大人,此事一定要给天下百姓一个交待,否则大家如何看待朝廷,到时候西夏来攻,百姓如何支持我们?”
张启留下这么一句话,离开了大殿。
接连七日,赵祯竟然听了早朝,任何官员都不见,这不由得让李凯等人心里嘀咕起来。
他们打算趁此间隙走动走动,可京官门仿佛商量好了一般,全都闭门不见。
就在第十日半夜,赵祯突然召集群臣至集英殿。
官员们不得不从被窝里爬起来,打着哈欠赶往宫内。
与之前不同,赵祯接连甩出各种证据,目标直指李凯等人,不仅有贩卖人口之实证,还有他们贪赃枉法的证据,甚至连他们有多少身家都一清二楚。
“李凯,你倒是会做生意,给了你两千贯,你竟然赚了数万贯,看来你很适合做生意。”
“鲁明,宁州你治理的好啊,每年你要判死上千人,判刑的、失踪的多达数千人,我宁州是土匪窝么?”
“花千荣,你告诉朕,我大宋知州什么时候这么有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