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紫鸾记 > 尾声 玄武门无情刃尽染兄弟血 北邙山鸳鸯冢对怜零丁人

尾声 玄武门无情刃尽染兄弟血 北邙山鸳鸯冢对怜零丁人

带走秦府众将士出师,不料此举反而成为导火索,李世民居然冠冕堂皇,先行发难。两人同时沉默片刻,李元吉又说道:“大哥,此事多有古怪,宜勒宫府兵,托疾不朝,以观形势,再谋后动。”李建成不禁犹豫起来。但毕竟此前兄弟相诬,每及奏到唐帝那里,李渊总是偏袒自己多些,想到此处,李建成说道:“托疾不朝,显得我心虚,反教人落得口实。我看三弟随我一同入参,面见父皇,我堂堂太子,也不怕与李世民当庭对质。”李唐自太原起兵以来,立国战争及统一战争之中,太子之功绩与秦王相比,可谓望尘莫及,李渊若是真有心向着李世民,怕是早已废长立幼,由此可见,确实也不必担忧在唐帝面前与李世民论辩,于是李元吉说道:“如此也好。不过大哥可传翊卫车骑将军冯立与护军薛万彻集你我二府兵于东宫候命,以备不测。”兄弟两人商议得当,立刻各自去前去召集府兵,准备入朝面圣之事。

暴雨止歇,天色渐明,时六月初四,这一日,风云突变,注定将为史册永载。平旦,唐帝李渊方才更衣完毕,登上显德殿,左仆射裴寂、右仆射萧瑀便急步上殿来谒,奏道:“陛下,大事不好!报东、西宫、齐府各集兵马,欲动干戈,且秦府兵已至玄武门外!”李渊闻言,俄然懵怔,哑口无言。昨晚李世民密参太子、齐王欲加害之,他也未曾放在心上,只是说了句:“明当鞠问,汝宜早参。”便将来人打发走了。本以为与平常一样,兄弟呕气,只消将三人传上殿来,各打五十大板,即可抹息此事,孰知这一觉醒来,嫡系三兄弟居然操兵执刃,准备大打出手,而李世民更是兴师直逼皇城内宫,这分明就是一场蓄谋兵变!血光之灾迫近眉睫,李渊脑中一片空白,直气地浑身作抖,拍案连声骂道:“逆子!逆子!都是逆子!”同室操戈,手足相残,为人不耻,贻笑千古,裴寂拜倒在地,声泪俱下,疾呼而道:“陛下当断不断,终至此祸。今请速下诏,调集北衙禁军,务必武力勒停太子、秦王、齐王,莫要令其铸下大错!”李渊一脸铁青,吹嘘瞪眼,半晌才气急败坏说道:“家门不幸,竟出这等逆子!汝等速去,领北衙禁军,将三个逆子一同缚来见朕,若有不从者,就地正法!”

裴寂、萧瑀得令,一刻都不敢逗留,连忙转身离去,但二人还不知北衙禁军早已被尉迟敬德接掌。而此刻,李建成、李元吉也已带着数十护卫从骑自玄武门过,入太极宫。一行人至临湖殿,李元吉忽然勒马而停,环顾四周,只见前头苑囿湖畔林中,草木枝叶飒飒而动,隐隐透来一丝阴森寒意。李元吉迟疑一阵,说道:“大哥,若是李世民那厮矫诏宣我兄弟二人上朝,又于宫内布伏,岂非瓮中捉鳖。”李建成闻言,骤然警醒,忙说道:“速归东宫,携兵将再来!”可其言方毕,身后有人叱咤一声,直呼其名道:“逆贼李建成、李元吉何处去!”声若霹雳,惊得两人回头看去,只见一队人眈眈虎视,持兵掣马,并辔而立,皆为天策府僚,分别是:长孙无忌、侯君集、刘师立、独孤彦云、公孙武达、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而其列前,李世民金盔金甲,盘马弯弓,箭指李建成,一双悍目冰冷无情,更是令人不寒而栗。

骤遭伏击,变故突然,倒是李元吉先反应过来,他强持镇定,当即厉声呵斥道:“大胆李世民,莫非想在父皇眼皮底下作乱造反不成!”可李世民既然已狠下心肠,亮出锋刃,又岂会教人三言两语吓唬回去。此刻,李元吉话音未落,但闻“砰”一声弦响,还李建成震诧之中,激矢破空尖啸而出,迅雷不及掩耳,奔电不及瞬目,在场众人皆尚未看清,即“噗”地一响,利镞已穿喉而过,李建成一声不吭,仰面落马坠地,身已不再动弹,只有双目睁圆,还一脸愕然,直瞪着李世民。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胞兄弟,血脉相连,即便是当年杨广弑兄,亦非亲自操刀,究竟何以使人如此罔顾骨肉亲情,冷面痛下辣手,李元吉亦如梦初醒,知道李世民这一次决不会放过自己。而此刻又闻一声喊杀,尉迟敬德领百余秦府兵自林中涌出,如狼似虎,直扑上来,李元吉手无寸铁,如何敢当,他当即嘶吼一声:“李世民弑杀太子,罪大恶极,死有余辜,速速将其拿下正法!”好在随行数十骑,皆宫府兵精英护卫,闻言操刀而上,即与秦府兵将混作一团厮杀。

刀剑来去,血肉横飞,众人皆杀红了眼,李世民也是横眉冷目,咬定牙关,又张弦再射。孰料李元吉身手矫捷,避过流箭,又趁乱纵马窜入林中,往显德殿方向奔去。斩草务必除根,李世民岂容李元吉漏网,他不假思索,大喝一声,便急起直追。两人你追我赶,转眼穿过半个树林,眼看既要追上李元吉,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