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事不过陛下一家之言,空口白牙,怎能令我等,令天下人信服!”首辅王贞文开口道。
而这正中元景帝的下怀,对于这种情况,他自然是早有准备。
“朕自有分明。”元景帝对着金銮殿外的位置,朗声说道:“院长,现身吧。”
只听得一声叹息声忽然在殿内响起,清光闪过,一个头发凌乱,穿陈旧长衫的老儒生,出现在殿内。
云鹿书院,院长赵守。
当今大奉天地,儒道体系第一人,世上唯一一个三品境界的儒生。
“竟然是赵院长!”王贞文朝着赵守躬身,拱手。
云鹿书院院长乃是儒家一脉地位最高者,凡是读书人,都得对赵守持弟子礼仪。
“院长竟然也会掺和朝堂之事。”魏渊微微颔首,算是见过。
“陛下前几日遣人来云鹿书院寻老夫,言明此事厉害,事关楚州三十八万百姓能否瞑目,老夫自然当仁不让。”赵守神色平静的解释道。
说着,他将目光移到了站在最前列的镇北王身上,眯了眯眼。
单凭肉眼,他实在是看不出此人的真假。
但元景帝如此大费周章,甚至不惜许下众诺请他出山,从对元景帝性格以及人性的认知,他还是更倾向于相信对方的话。
有点意思。
在赵守打量罗素的时候,罗素也在观察着赵守。
赵院长的出现的确超出了他的意料,但对他而言,问题不大。
只要监正站在他这边,一切事情都不是事情。
“院长,还请出手。”元景帝看向赵守。
赵守点了点头,理了理衣袍,朗声道:“此处有问必答,此处不得妄语。”
清光乍现,浩然正气以赵守为中心在金銮殿里回荡,无形的波纹将在场除了元景帝以外的所有人覆盖。
罗素感受着笼罩在自己身上的规则。
感觉颇为新奇。“刘卿。”元景帝看向文臣队伍之中的刘御史,问道:“当日楚州战场,你可曾见到镇北王手持镇国剑。”
刘御史涨红了脸,可还是不受控制地说道:“楚州城外,镇国剑排斥镇北王,镇北王不得握剑。”
什么?
一声声窃窃私语从在群臣之间响起,这的确是一个不得了的情报。
众所周知,镇国剑乃是大奉太祖佩剑,为皇室日夜供奉,非皇室成员不得持剑。
若是当日镇北王无法得到镇国剑的认可,岂非证明了元景帝的说法,而今的镇北王当真是巫神教细作假扮!?
想着,排在第一列第二列的文臣武将们也不顾殿前失仪,纷纷向后退去,与罗素拉开距离。
“若是镇北王屠城是真,镇国剑有灵,自然不会供他驱使。”魏渊上前,就镇北王无法握剑一事提出别的思路。
他的说法很有说服力。
在场众人中,除了院长赵守,就只有魏渊曾经短暂的达到过超凡的层次,且参与、指挥过山海关战役,近距离接触过镇国剑。
面对魏渊的质疑,元景帝并未发怒,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只是淡淡道:“继续。”
“你是否是镇北王。”赵守看向罗素,高声问道。
罗素看了赵守一眼,不做回答,桀骜一笑,周身血气炸裂,怀中荆棘花环爆发出乌光,浩然正气被他强行排出体外。
见此,赵守不由得眉头一皱。
粗鄙武夫怎么会有如此能力,况且同为三品,镇北王竟然能将言出法随修改的规则强行扭曲,还有刚刚那道诡异的乌光,更是可疑!
“淮王,你为何避而不答!”郑布政使喝问道。
“乡野村夫,有何资格质问本王!”罗素答道,声音如黄钟大吕,直震的在场众人耳鸣阵阵。
这一幕,令得元景帝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想,不由得大义凛然道:“呵,今日定要揭穿你的身份,替镇北王正名,替楚州百姓讨回公道。”
“请亚圣儒冠。”元景帝话音刚落,赵守的声音紧接着响起。
云鹿书院。
亚圣殿,浓郁的清气直冲天际,整座大殿开始震动。
书院里,学子和夫子们或抬起头,或走出屋子,遥望亚圣殿方向。
“有人在请亚圣儒冠。”书院三位大儒之一,李慕白如是说道。
“应当是院长。”大儒陈泰猜测道。
“先助院长一臂之力。”大儒张慎决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