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互市要开了,丁三就不急着出售茶叶了。搜索本文首发: 我的书城网 wdscw.net
若是能直接和草原人交易,这三车茶叶的利润,最少提高五成!
不但丁三这样想,其他的商人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往日人声鼎沸的商贸大厅,罕见的安静了下来。
丁三来到悦来客栈,租了一个小院子,付钱的时候,那店家果然只收马钞。
“掌柜的,我们初次来马城,身上马钞!”
听到丁三这话,掌柜的脸上也露出苦笑:
“贵客,侯爷有令,我们只能收马钞,若是收了你的铜钱,让侯爷知道,我这店可就开不下去了!”
“旧马城内就有马城银行,你可以先把货物放在院子里,然后我让小厮带你去银行兑换可好?”
丁三无奈,只好放下货物,让人看守,然后跟着小厮去换马钞。
换好马钞之后,丁三并没有立即返回客栈,而是在旧马城里闲逛。
突然,丁三注意旁边有一个商铺里人很多,丁三看了看招牌:
【马城书局】
丁三顿时来了兴趣,他抬步走入了书局之中。
书局很大,但是空荡荡的,只有靠墙的位置摆着两个书架,书架上摆着一些书。
丁三凑过去伸手拿下一本,书封上印着两个大字:
【论语】
丁三没有打开,再次伸手取下一本书,还是论语。
让丁三有些诧异的是,这两本书封面的论语看上去一模一样,似乎不是手写的。
“难道是拓印?”
“这要花多少钱啊!”
就在丁三疑惑的时候,一个声音在他旁边响起:
“这些书都是论语!”
丁三转头看去,只见一个老者正笑着对自己说:
“老夫田济,字良方,是这书局的掌柜!”
丁三连忙行礼:
“中山丁三,见过田掌柜!”
田济笑呵呵的问道:
“小友自中山而来,可认识豪商张世平?”
丁三眼眸微动,缓缓摇头:
“只是耳闻,未曾见面!”
田济微微颔首,然后问道:
“听闻中山国商路断绝,小友是如何赶来的?”
丁三嘿嘿一笑:
“官道封禁,小路却无人把守!”
田济明白,这就是鼠有鼠道,蛇有蛇路,只要有利润,商路就不可能完全封死。
看到丁三手里的书,田济便问道:
“小友对这论语有兴趣?”
论语记录的是圣人孔子和其弟子的对话,蕴含着圣人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也是传播最广的书籍之一。
任何一个读书人,论语都是必读之物。
不等丁三说话,田济就继续道;
“这论语可不一般,是圣人嫡传子孙,七岁让梨的孔文举亲自做释,他代表的可是孔家正统!”
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看到会有不同的理解,论语也是!
不同的大儒对于论语都有不同的解读,特别是在没有标点符号之前。
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有三种断句,代表三种截然不同的意思。
一者,“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断句意在言,民若可使之行事,则任其行之;若不可使之行事,则当教之使知。此解强调教化之重要,以为民之行事,当以知为前提,非但盲目从之。
二者,“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断句则显统治者之权威,以为民但可使之遵行法令,而不必知其所以然。此解虽或有专制之嫌,然亦反映当时社会之现实,即统治者与民众之间,信息之不对称,权力之不均衡。
三者,“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断句以为民若堪当大任,则任其自由行事;若不堪当大任,则教之使知。此解既强调民之自主性,又兼顾教化之责任,颇具中庸之道。
三种言论争论不休,至今没有结论。
田济拿起一本论语翻开后指给丁三看:
“论语微言大义,不同的断句会有不同的意思!”
“侯爷学究天人,为了防止天下学子误解了圣人之意,在孔文举的协助下,特意用这些符合来代表断句和感情!”
丁三也是读过书的,他连忙看向田济指的内容,缓缓读出声: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