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他是我袁家故吏,待你掌控渤海郡之后,他会慢慢的把冀州的权利交给你!”
袁绍闻言,眼中猛然闪过一道精光,心中的不虞瞬间消散大半,他躬身道:“为袁家大业,绍必然竭尽全力!”袁隗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一旦董卓废立皇帝之事传遍天下,必然群情激愤,你二人便可以袁家的名义组建联盟讨董,趁机掌握兵权!”“待董卓身死,朝堂在本太傅的掌控之中,兵权在你二人掌控之下,这大汉……哈哈……”书房之内,众人脸上都是露出了笑意。·w-e.n·x~u\e!t¨x?t-.*c`o\m.在袁绍与袁术二人离开后,袁基问道:“叔父,你心中是否更倾向于本初?”袁家奉行的是两条腿走路,就是每一代人中都会培养两个领军人物,以防不测,这也是双头龙计划。袁基是他们这一代的嫡长子,并且从小都是按照继承人培养的,自然是要占据其中一个名额,那另外一个名额就要从袁绍,袁术中选择。其实原本袁绍是没有机会的,因为他是庶子,只是后来他被过继给了袁成,庶子转嫡子,才有了争夺继承人的权利。袁术也正是因为觉得自己的继承人位置,因为袁绍而出现了波折,所以一直对袁绍有很大的敌意。袁隗听到袁基的话,笑道:“何出此言?”袁基解释道:“叔父让公路前往南阳,本初前往渤海,一开始我以为叔父更看重公路,但是你又安排韩叔担任冀州牧!”“南阳纵然是帝乡,号称我大汉第一郡,但若是本初掌控冀州,公路如何与本初竞争?”袁隗微微摇头: “你目光还是太短浅,我且问你,冀州北方是何地?”袁基瞳孔一缩:“幽州?雷侯?”“叔父的意思是让本初在冀州阻挡雷侯南下?”袁隗微微点头:“虽然我已有万全之策,但此事毕竟关乎我袁家生死存亡,不得不谨慎,若是待我袁家掌权,张飞妄图起兵作乱,冀州就是他南下的必经之地!”“所以本初比公路更适合在冀州!”………………次日,大汉朝会。太傅袁隗因为昏迷不醒,并没有参加朝会,而其他大臣,能动的,基本上都来了。董卓带着一队兵马,把德阳殿团团围住,然后他手持长剑,站在大殿之上:“诸位,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本将军顺应百官之意,书策文一道,文优,你来宣读!”朝堂之上,不少人都是脸色惨白,那策文后面,可都是有他们的签名的。从今日之后,他们可都是参与废立的乱臣贼子了,名声尽毁。至于那些没有署名的大臣,都把命留在温明园了。李儒拿着一卷黄稠来到众人面前,扫视一圈,打开黄稠,冷声念道:“孝灵皇帝,早弃臣民;皇帝承嗣,海内侧望,而帝天资轻佻……兹废皇帝为弘农王,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李儒念完之后,朝中文武百官,立马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董卓有些不屑的说道:“哭什么哭,这不是你们选的吗,这策文上可都有你们的名字!”这种插心的言论,让不少大臣心中抽搐。董卓没有理会他们,而是朝周围的侍卫喊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扶弘农王下去,请陈留王登基为帝!”董卓话音刚落,就有侍卫快步上前,把刘辩从龙椅上拽起来,残暴的脱下他身上的龙服,然后押着刘辩跪在大殿之内。于此同时,另有侍卫扶着身穿龙袍的陈留王刘协,坐在了龙椅之上。董卓哈哈一笑,附身朝刘协拜倒:“老臣董卓,拜见陛下!”不等天子刘协说话,董卓就起身了,他目视一圈,怒道:“如今天子登位,你等为何不拜,莫非要当那谋逆之辈?”“噌!”值守在两旁的西凉士兵立马抽出大刀,目视群臣,浑身煞气弥漫。众多大臣瞬间被恐惧支配,他们又想到了昨夜温明园中血腥的一幕,立即跪在地上:“我等,拜见陛下!”刘协有些不知所措,下意识的看向董卓,董卓脸色一黑:“陛下,你可以说,起来吧!”刘协紧张的吞咽了一下口水,努力保持镇定:“诸……诸位,起来吧!”待文武百官起身之后,李儒再次拿起一卷黄稠念叨:“今河东太守,破虏将军董公…………,朕年幼,不懂国事,拜董公为相国,代朕辅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李儒念完,大殿文武百官顿时跌倒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