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面打工虽然说发不了财,但至少能够保证不被饿死。
回到这个渔业资源已经完全枯竭的渔村,是真的会饿肚子。 但现在不一样了。 有那副神奇的海上日出图,李星要是过完年还出去打工,那才是脑子不正常。 贺老太太眉头拧成一个深深的川字。 她满脸的不认同,“星儿,你这想法太天真咯,咱这滨海村早就没鱼了,不行不行,你不能留在这小地方。” 说着,老太太在屋里来回踱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个不停。 李星看着奶奶急得火烧眉毛的模样,心里头既觉好笑又满是温情。 在老太太的认知里,滨海村这片海域已然贫瘠得养不活人。 年轻人唯有往外奔才有出路。 李星嘴角上扬,自信笑道:“奶奶,我才在沙滩上抓到一只巨型面包蟹,还捞着一条海王星斑,咱滨海村的海里,渔业资源怎么就枯竭了?” 贺老太太停下踱步的脚步,眉头却依旧紧锁,“那是你运气好,撞上这一回,你还能指望天天都有这等好事呐?这些年大家伙出海收获越来越少,好多渔船都闲置在岸边,烂木头似的。” 李星见奶奶依旧满脸愁容,也懒得在言语上争辩了。 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说再多也打消不了老太太几十年来亲眼所见渔村衰败积攒下的担忧。 说再多,倒不如用实打实的行动来证明。 李星嘴角上扬起一抹温和又略带狡黠的笑意,“奶奶,您呐,就别愁眉苦脸啦,离过年还有好些日子,您总不能这会儿就撵我出门吧?这段时间您看我大展拳脚。” 老太太轻叹了口气,“你难得过年回来一趟,还不好好休息阵,既然你铁了心要试试,那就试试吧,要没个好成效,过完年就乖乖出去工作,别再惦记这村里的事儿了。” 李星点头,眼神中闪过一道炽热的光。 祖孙俩吃过晚饭。 李星早早回到自己房间躺下。 他长途汽车上就没怎么睡,回家后又立马赶海,还跑到东江码头上去了一趟,确实累得够呛。 第二天上午,快十点了李星才醒来。 这种不用上班,没闹钟叫起床,一觉睡到自然醒的感觉太爽了。 李星伸了个懒腰,利索的穿好衣服,起床开始洗漱。 听到动静的老太太,立马跑到厨房给李星煮了一碗面条。 李星才洗漱完。 老太太就端着热气腾腾的面条走过来了,“星儿,快趁热吃。” 李星看了看老太太,她端着的面条上还卧着一个鸡蛋,上边堆满了肉片。 这肯定是早就煮好了汤跟配料,就等他起床,直接下面的。 李星也不客气,直接接过面条就在院子里吃了起来,边吃边问,“奶奶你吃过了没?” “早吃过了,也不知道怎么的,现在早上只要天一亮,马上就醒来,我从窗户里看你睡的正香,就没喊你起来。”老太太解释了一句,就在旁边看着李星大口吃着。 李星三两口将碗里的面条扒拉干净,汤都喝得一滴不剩。 满足地打了个饱嗝后,李星咧嘴笑道:“奶奶,我到沙滩上去看看。” 老太太点了点头,“海边上风大,多穿件衣裳,中午记得回来吃饭。” “好。” 李星回屋披了件厚实的外套,又将装有帆布的竹篓挎在臂弯,大步迈出家门。 路过村西头那户地坪特别大的人家,李星又遇到了昨天那群大妈大婶。 这群人仿佛每天正事就是搁这家门口晒太阳一样。 比起昨天李星遇到她们,她们今天热情多了。 这群大妈大婶瞧见李星,纷纷热情地围拢过来。 “星儿,听说你昨儿捞到稀罕海货了,恭喜啊。” “咱滨海村好久没这新鲜事咯,果然还是你读过书的有本事。” “没错,不说那大面包蟹你怎么找到的,就说那什么海王星斑,要我看见了,我也不认识。” 李星一阵错愕,这些乡亲们还真是现实的很。 昨日贬今日夸,变脸真快。 他脸上挂着笑,“没那么玄乎,我就是运气好,今天气候,我还赶着去海边探探,指不定还有收获,回聊呐。” 说罢,李星加快脚步穿过人群,朝沙滩快速走去。 看着李星朝海边走去。 “又去海边。”一个大娘忍不住道:“这孩子,撞了次大运,他该不会以为这好事天天有吧?” 之前一直没搭腔的邓老太太立马开口道:“八成就这么想的,要我说这小子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