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如同灵动的绸带拂过李星面庞。
大海独有的清新令李星一阵心旷神怡。 李星深吸一口气后,目光徐徐投向沙滩。 沙滩上爬行着大量海蟹。 李星一只只瞧着,还没拿准要先对哪只下手,一只体型硕大的海蟹就突兀闯入李星视线。 看到这只海蟹的瞬间,李星的心脏都像是被只大手猛的一攥,呼吸都为之一滞。 好家伙,这只海蟹比他昨天在这沙滩上抓到的那只普通黄道蟹更大。 这海蟹乍一看好像是梭子蟹。 可它要远比梭子蟹魁梧壮硕。 李星打量了一番,顿时认出这是只锯缘青蟹。 锯齿青蟹是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蟹。 它比一般的梭子蟹要长得大,甲壳宽度甚至能够长到二十五厘米以上。 但是像这只这么大的还是非常罕见。 其壳宽稳稳超过二十五厘米,它宽阔的蟹壳宛如一面厚实坚固的盾牌,青褐底色泛着幽冷光泽。 再看它那两只大钳子。 比李星的巴掌还要大一圈,粗壮得如同老虎钳。 李星抿了抿嘴,半点没有上次对付那只巨型面包蟹时那种轻松感。 锯缘青蟹生性凶猛好斗,动作又迅猛灵活。 即便是抓螃蟹的老手,稍有不慎也会被这家伙钳住。 李星猫着腰,脚步轻缓得如同踩在棉花上,一点一点小心翼翼的靠近这只大青蟹。 瞅准时机后,李星闪电般伸出右手,精准地捏在这只青蟹的蟹壳后部。 锯缘青蟹全身上下也只有这地方是不在它钳子的攻击范围了。 这只大青蟹被李星捏住后,瞬间疯狂挥舞起那对骇人的大钳子。 “咔嚓咔嚓”的开合声听的李星心惊肉跳。 同时它的整个身躯也开始剧烈扭动,妄图挣脱。 李星左手迅速从竹篓里掏出橡皮筋。 他把橡皮筋一端咬在嘴里。 接着把橡皮筋拉长,绕过蟹身,从这只青蟹的腹部下方穿过拉到上方,与咬在嘴里的那端交叉缠紧。 随后又调整角度,用橡皮筋紧紧箍住蟹身,限制住它那对大钳子的活动范围。 反复缠绕几圈后,这只大青蟹的钳子才终于被捆死,只能够无力的微微开合。 李星把这只大家伙丢到竹篓里,然后抬手抹了把脑门上的虚汗。 太危险了,这青蟹的力气大得他差点没按住。 下次再进来画内空间,得要提前准备一些专门抓螃蟹的工具才行。 李星抬头四下看了看,继续寻找下一目标。 很快,李星的目光就被左前方不远处的一片滩涂给吸引了。 在那片滩涂里,好多好像鸭肠,又好像马虹的小虫子在不停的蠕动。 要是不认识这东西的人第一眼见了,绝对是恶心到反胃。 这东西就好像是密密麻麻的剪断了的鸭肠,在烂泥地里不断蠕动。 但李星却瞬间就眼睛亮了起来。 这个是海肠。 虽然不是最值钱的海牛子海肠,但却是水产市场上最畅销的海丁海肠。 李星立即提着竹篓快步跑了过去。 这片滩涂里满是一丛丛的这种海肠子。 它们软乎乎的堆叠着。 这些海肠子长短参差不齐,有的蜷缩成一小团看不出长短。 有的肆意伸展,比手指头还长一大截。 它们的体表呈一种近乎半透明的黄酒色,隐隐透着内里黑灰的色泽。 无论大小,每一条海肠子的周身都满是细微的褶皱。 随着它们持续不停的蠕动,愈发显得它们像是一团团被剪断丢弃,却仍鲜活扭动着的诡异鸭肠。 李星满心的欢喜,将竹篓里的那块帆布套在篓里面遮住那些细密的小孔,然后就伸手进滩涂里面,一把一把的抓这些海肠。 这种海肠的真实名字叫做可口革囊星虫。 别看这玩意儿长得丑,但在各地沿海地区都是非常著名的特色小吃。 而且这玩意儿吃了对人体还有非常多的好处,被誉为“动物人参”,什么滋阴补阳对它来讲那都是基本功效。 在闽南地区,这可口革囊星虫更是用来制作传统风味小吃“土笋冻”的原材料。 除了制作食材外,它还可以入药,有清理脑血管,预防老年痴呆,提高小孩子记忆的功效。 关键是这东西值钱。 人工养殖的这玩意儿,回收价都五六十块钱一斤。 像这种纯野生的,价格至少翻三倍以上。 发现了这玩意,李星才懒得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