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 第40章 三帝齐聚

第40章 三帝齐聚

民点头:“朕没意见。”

不过朱棣反对了:“别,他拉低了太宗的含金量。”

李世民和刘恒眉头一皱:“什么意思?”

朱棣指了指刘恒:“汉太宗,你也知道,至于你和我,天幕也盘点了,那个宋太宗,呵呵,哪怕是窝阔台来,朕都不愿意让他来。”

刘恒和李世民看向了张彦,希望他能给个解释。

“这么说吧,华夏历史中有二十二位太宗,除去那些命不长的小政权,除了你们三位,知名的还有晋太宗,宋太宗,辽太宗,金太宗,西夏太宗,元太宗,清太宗。”

“而这里面最出名的就是宋太宗,毕竟高梁河车神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棣一脸鄙视:“车神?他也配称神?”

张彦一摊手:“咱有一说一,你们之中有谁能乘坐驴车,就可以甩开敌人骑兵追击的?”

李世民一头黑线:“从来只有朕带兵追击别人的份。还没有谁敢追击朕。”

朱棣呵呵一笑:“所以啊,你和他为伍,丢不丢人?”

李世民难得没和朱棣犟嘴。

刘恒就有些尴尬了,虽然他也上过战场,但是和这两位比起来,他那点功绩,真的有点不够看。

“文帝不用这个表情,你最出名的是仁治天下,就因为你治理的大汉很富裕,所以后世人忽略了你也是带兵的好手。”

张彦知道刘恒在想什么,也知道怎么安慰他。

这也是实话,一说刘恒,都说他是仁君,但是也不想一下,他登基以前可是代王。

代国当时可是直面匈奴的,身为代王的刘恒,怎么可能对军事一窍不通。

“多谢公子安慰。”

刘恒岂会不在乎千古一帝的名号,应该说但凡是个皇帝都在意。

只不过以前的大汉实在打不过匈奴,他没办法,但是现在,他有了唐朝的武器,有了燧发枪。

刘恒也想出击匈奴了。

李世民看出了刘恒的想法:“实在不行让小郎君去刘彻那里,把卫青和霍去病叫来。”

一说霍去病,刘恒就来精神了:“好啊。”

看向张彦的眼神中,也是满满的鼓励,孙子的人,他借来用用,不过分。

张彦无语,李世民也是个腹黑的,想坑刘彻。

“有必要说一下,汉武帝那个时空,霍去病还没长大,不如我去把封常清或者高仙芝叫来。”

李世民立刻就炸啦:“你敢!”

李世民崇拜刘恒不假,但是在他这里挖人,想都别想。

“封常清?高仙芝?”刘恒不知道这二人。

不过朱棣知道啊:“如果说卫青霍去病是大汉帝国双壁,那么封常清和高仙芝就是大唐开元时期的帝国双壁。”

这让刘恒眼前一亮,开元盛世啊,那个时期的大唐是很强的:“贞观皇帝,大方一点。”

李世民摇头:“不可能。”

“封常清和高仙芝不给,李二,你可以给文帝李靖啊。”朱棣可不会放过坑李世民的机会。

“你闭嘴。”李世民又炸了。

刘恒看向张彦,这些武将他都不知道。

张彦随后就给刘恒解释了:“李靖是大唐最厉害的将军,有军神之称。”

“以凌厉的攻势和高效的作战风格着称,他敢于冒险,善于运用计谋,迅速结束战斗。”

“而贞观皇帝的战术相对保守,更注重持久战和消耗战,尽管最终取得了胜利,但在某些战役中显得过于谨慎。?总体来说,李靖比贞观皇帝强。”

刘恒嘴角一抽,李世民作战保守?三千破十万,一战擒双王,你告诉我这叫保守?

不过这也充分说明了李靖的强悍:“贞观皇帝,大气一点。”

刘恒为了将军,也放下了脸面。

“朕很小气。”谁还不会放下面子啊。

朱棣呵呵一笑:“你贞观朝又不缺武将。就像苏定方,你都不用人家。”

李世民眉头一皱:“苏定方,有点耳熟。”

刘恒又看向张彦,他感觉自己就是个小白。

“在贞观四年,苏定方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夜袭阴山的战役中,苏定方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此后,苏定方因功授左武侯中郎将?。”

“在唐高宗时期,苏定方依旧在军中服役,参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