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法尔以有一千人是自己老乡为理由,释放了一千名耶路撒冷市民。
巴利安也同样用自己主动献城有功为由,让萨拉丁作为搭头,多放了几百人。
由于效仿的人太多,萨拉丁顺便就宣布了城中的老人、妇女、儿童可以得到自由。
来自异国的贵族们也无需缴纳赎金。
这些人又是多达几千人,他们中大批的贫民都加入了巴利安的队伍中,而那些富有者与贵族们,则单独组建起一个队伍,隐隐与巴利安所敌视。
在玫瑰瓣与清水的洗涤下,萨拉丁与他麾下的那些伊玛目们,一同踏入这座污秽的城市。
耶路撒冷王国王宫圆顶上的十字架被推倒,圣墓教堂关闭三日。
虽然有不少宗教学者建议摧毁教堂,以终结基督教徒对耶路撒冷的兴趣。
然而,他的大多数顾问建议他不要摧毁教堂,称由于这个地方的神圣性,基督教徒的朝圣无论如何都会继续。
那些顾问还提醒他,哈里发欧麦尔在征服这座城市后,依旧允许教堂留在基督徒手中。
萨拉丁最终决定不摧毁圣墓教堂,他称自己无意阻止基督教徒来此朝圣。
教堂在他的命令下于三天后重新开放,天主教朝圣者在支付费用后,将会获准进入教堂。
东正教徒和叙利亚人被允许留下来,并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礼拜,其他被天主教视为异端、异教徒、无神论者的信仰或民族,都被萨拉丁允许免费参观圣墓教堂。
萨拉丁而后任命两个穆斯林世家管理圣墓教堂,其中朱达·阿勒勾迪亚家族为“钥匙的保管者”,而努赛贝家族为“圣墓教堂的守护人与守门人”。
这两个职务也被传承至21世纪,由于他们不属于任何一个基督教教派,故而常常在历史上担任各种仪式的中立见证人角色。
……
针对卡拉克城庄园的改造,一直都在进行着。
就如先前盖里斯在浴室里,安托万他们的闲聊一样,盖里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将土地所有权给予任何人。
庄园制本身的生产模式,在当下这个时代,其实并不算落后。
就土地归属权来说,一个比较典型的采邑庄园,会将土地分为三个大类。
虽然庄园的所有土地都归属于庄园主,但其中约有五分之一的耕地,其所产出的财富将会被奉献给教会。
三分之一的土地是领主自留地,除去农田外,还包括了水塘、河流、林地……其中的产出全部归属于领主。
而剩下的接近二分之一的土地,则租佃给自由民与农奴们耕种。
而自由民与农奴之间的直观区别在于,农奴会承担更多的封建义务,而自由民字如其名能够自由迁徙,并不被封建义务所束缚。
农奴除去耕种自己租佃来的小小土地外,每周都有固定的日子,要去教会与领主的自留地进行无偿劳动。
在这个过程中,自由民中的一部分人,就将作为监工来督促农奴们认真劳作。
而在自由民中,其实也分三六九等,最富有的自由民,能够以极其低廉的租金租佃大片土地。
这种自由民他们有的甚至耕作不完自己的土地,还能将部分的土地二道手转给农奴,赚取一定的差价。
不过,如这样的自由民,在耶路撒冷王国,往往需要担负骑兵役,是军队的重要中坚。
次一级的自由民,他们有着祖辈积攒下的财富,除了租佃土地外,有着归属于自己私人的生产资料,如牛马牲口还有马车犁与铁农具之类。
他们在缴纳着土地租金,担负步兵役的同时,也有义务要贡献出自己的生产资料,来帮助整个庄园进行播种或收割,乃至于粮食的转运。
至于再次一级的自由民,以及农奴群体。
他们往往除去自己的劳动力与自己所住的房子外,可能连一把铁锄头都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真把庄园里的所有土地全分下去,那么农具怎么分?牲口牛马怎么分?
要知道对于自由民上层而言,这种分地是有着极大优势的,因为他们是真的有牛,真的有犁。
至于农奴?盖里斯能去分地,难不成还能把法兰克自由民的私人生产资料,也分给穆斯林农奴们么?
如果这么干了,那么在法兰克自由民眼里,就将是赤裸裸的抢夺与劫掠。
毕竟分地是分庄园的地,分牲口却是要分自由民的私有物。
这种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