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事情肯定不会那样发展的,很多人都从未思考过一件事。
投票选举本身,并不能真正的反应出民意。】
事实上,按照盖里斯自己所了解的情况,有一份关于英国投票选举选举的统计,就非常有意思。
英国某个政党在议会中占据多数席位有21次,但只有2次大多数选民们是支持这个政党的。
虽然该党只获得了少数选民的投票,最终却往往因为是议会第一大党而得到了首相职位,再由首相职位来安排任命内阁大臣,完成了赢家通吃。
换句话说就是,支持该党的选民总数,往往并不能在所有选民中超过半数,但这少部分人的选票却改变了国家。
当然,虽然投票选举难以反应出选民整体的意见,但至少又要比之“僭主”暴君,好上许多。
特别是塞浦路斯现如今还真存在一名“僭主”暴君的情况下。
作为选举任命各级队长的盖里斯,自然有着格外高的话语权。
他对这次投票选举,进行了规划设计。
首先,因为识字问题、加上效率问题,盖里斯直接提议,要先学习早期的共和罗马选举模式。
大家直接举手欢呼来表示赞同,当被欢呼赞同的人是最多的,且超过总数的一半,就意味着该被选举人成功获选。
然后,盖里斯又说这百来号人一次性选举太麻烦,彼此之间分不清。
既然已经区分了中队,那么就按照一个中队、一个中队的来选。
然后每个中队,不只是要选出中队长,还要选出两个中队军事保民官。
军事保民官,是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和早期帝国中的一种重要官职。
他们负责保护平民权利、有权提出法案,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对贵族的决定进行否决,紧急情况下也能进行军事指挥。
当然,对于盖里斯来说,他所设立的军事保民官,其实是类似于后世“政委”。
然后,每个中队的中队长、加上两个军事保民官,成为该中队的代表,再来组建大队委员会。
由大队委员会进行选举,任命出新的大队长。
这套东西很简单,就是先把人群按照三个中队分开,然后每个中队,举手选出他们的中队长和军事保民官。
再由这些中队长和中队保民官,选举任命出大队长。
这种选举体制,就是盖里斯为了让大伙理解,什么是罗马共和,希腊民主,是要让大家明白共和民主的好处、
更是要让众人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发动塞浦路斯的民众力量,从而有利于清洗“僭主”余毒。
伊莱亚斯了一段时间后,怎么都没想到哪里有问题,他带来的这些人,占比至少有三分之二。
按照盖里斯这个选举,岂不是说怕不是有接近三分之二的职务,都要落在他这边?
这盖里斯已经不是宅心仁厚了,这是天大的善人啊!是真圣人啊!
只有真正的圣人,才能做到将手里的权力拱手相让!
如果这就是罗马共和,希腊民主,那可真真太美妙了!
伊莱亚斯看到盖里斯的表情,已经不是友善了,而是可以堪称亲昵。
按照盖里斯的要求,各个中队开始进行了选举,他们要选出各自中队的中队长和保民官。
大家伙也都是第一次接触这么回事,以前是只听过,没实践过。
特别是尼古拉斯那伙人,这些日子,被盖里斯鼓动了一次又一次,对于所谓的罗马共和,希腊民主,早就心痒痒了。
这头一次实践,更是激动不已。
没过多长时间,按照盖里斯设计的投票选举流程就结束了。
然而没多久,伊莱亚斯就目瞪口呆了起来。
除去三中队的所有职务都被他的人拿下外,一中队、二中队,总计6个中队职务,竟只有一个被他那边的人拿下!
经历了这期间过程的伊莱亚斯,自然是没多久就想明白怎么回事。
盖里斯把三十多号人都安排进三中队,这可不是给他什么面子。
而是确保另外两个中队,盖里斯的人,大体能和原属于他的人持平。
在一中队二中队,双方人数持平的情况下。
盖里斯那边主动站出来的竞选者,在发表演讲的时候,各个都理直气壮自告奋勇,说起话来都格外流利。
什么重铸罗马荣光,追忆希腊先贤,让塞浦路斯再度伟大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