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中,与巴利安之间进行一些更加细致的讨论。
目前来说,直属于第二王国中央的军队,目前已经有4个营的常备军了,算上可以抽调动员的部队,实质上便是六到八千人规模,都可以凑出来。
但这个规模数量,实质上近乎全都是步兵,这在当下这个时代是很有问题的。
和日后的热兵器时代不相同,在如今12世纪,人的因素可以说是至关重要。
冷兵器的装备虽然依旧占据不低的权重,但如果使用武器的人缺乏直面死亡的勇气,那么他们注定一触即溃。
针对士气的打击,在中世纪里,很多时候是优于实际杀伤效果的。
西欧骑士相较于其他兵种的一个优势便在于,当他们冲锋起来的时候,便只能一往无前。
那些直面冲击的步卒们,却要承受大量的压力,因为在他们眼里,仿佛所有奔腾的战马都是朝着自己而来。
溃逃只要开始,那么想要收拢,就万分困难。
骑士冲锋带来的另外一个打击,就在于对阵型的破坏,真正在第一波冲击中被骑士杀死的人,数量并不会很多。
可被冲击者的阵型一旦被打乱,那么就意味着他们难以处理好后续的其他打击。
这一点在十字军历史上,就更加的明显以及被突出。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中,多里莱乌姆会战中,步兵被留在营帐里,仅有骑兵单独应战。
而在此战之中,步兵甚至连营地安全都无法保证。
突厥人的迂回部队成功进入了营地内,屠杀了数以百计的非战斗人员。
那时的十字军只熟悉一种战术,也就是凭借骑士进行冲击作战。
在他们看来,步兵也只能在双方正式交战之前通过向对方发射箭雨来揭开战幕,要么就只能用来守卫营地。
然而多里莱乌姆会战里,却告诉他们,十字军里的步兵可能连营地都无法坚守。
我们就像羊群中的绵羊一样互相拥挤着,早已失魂落魄。虽然已经被突厥人团团包围,但根本没有勇气从任何方向上进行突围。】
然而就在这个绝望的关头,形势陡然间被逆转了。
当天早些时候,博希蒙德曾派出信使去寻找右翼部队当时他们似乎已经失去联系,最后信使们找到了在六七英里外宿营的右翼。
获悉战况之后,后来的“圣墓守护者”布洛涅的戈弗雷、图卢兹的雷蒙德以及其他将领们,立刻带领着手下的全部骑士披挂整齐,快马加鞭赶往战场。
当这支骑士集团抵达战场的时候,突厥人为了接近的营地,已经将部队收拢了起来,并暴露了自己的侧翼。
布洛涅的戈弗雷带着自己的55名家臣骑士,率先向突厥人发起了冲击,而其他的骑士也紧随其后。
数以百计的骑士,带来了狂猛无比的冲击,法兰克人席卷了突厥人的左翼,并从后方对其中军发动进攻。
突厥人根本无法抵挡这样的冲击,顷刻间便溃散一空,仅有苏丹卫队坚守了一小段时间以便使苏丹本人得以逃脱生天。
博希蒙德此时也孤注一掷地发动了冲锋,使胜利更为彻底。
从这个时候开始,十字军们陡然间意识到自己作为骑士,所制造出的冲锋效果,远非那些轻装游牧突厥骑兵所能媲美。
无独有偶,在之后的数次会战里,骑士的集团冲锋,都扮演了胜负手的角色。一次恰到好处的冲击,就足以搬回先前的种种失误。
骑士们的冲锋,能不费吹灰之力阻止那些轻装骑兵的迂回。
甚至于就在刚刚结束的阿卡城会战中,巴巴罗萨也做到了这个效果。
就如当初蒙吉萨时那样,萨拉丁又一次输在了骑士们的决死冲锋上。而撒拉逊人的步兵相比起当时的欧洲步兵而言,同样缺乏专业训练,甚至于很多会战里压根不会出现步兵的身影。
反倒是十字军诸国,快速建立起了自己的重步兵集团,依托步兵与骑兵之间的配合,在十字军诸国早期肆意攻城略地。
这种情况下,第二王国自然会非常渴求一支,非常精锐的骑士大军。
这意味着战斗在很多时候,都会变得非常简单。
当然,盖里斯是有意见,他虽然不排斥一支骑士大军,但也不可能容忍第二王国成为所谓的骑士之国。
荣誉头衔、或者说荣誉贵族之类的身份,盖里斯倒是毫不在乎,要多少给发多少。
在和巴利安闲聊的过程中,对此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