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向教皇发动十字军 > 第273章 康拉德:锅从天降

第273章 康拉德:锅从天降

的造纸,然后希望对方能够,通过自己的人脉协助王国建立一套在欧洲的分销体系,尤其是分销即将开始印刷的《圣经。

造纸这件事,不论什么地区国家民族,基本上都是公认源自天朝。

其中在8世纪时期,造纸术传到了伊斯兰世界,巴格达的工匠们对造纸工艺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使得中东地区也能够大批量的生产纸张。

这为阿拉伯文化迈向辉煌时代,垫下基石。

但印刷术的历史,却要一波三折,在更晚些日子,才西传成功。

确切说直到蒙古西征,才使得印刷术传向西方,但也并未快速普及,反倒是要到古腾堡活字印刷开始,才有了大规模出现的迹象。

也就是说,对于这个年代的第二王国而言,纸的问题相对好解决,印刷术的问题,才是需要投入人力研发,需要培养新的技工,来构建全新的行业。

而且,这个行业的前景,其实相当的不明朗。

并不是说这个时代的书籍不够昂贵之类,恰恰相反,实质是这个时代的欧洲,既缺乏买书的需求,也缺乏能买起书的人口。

拿基督教的经典《圣经来说,在古腾堡印刷机开工前,圣经通常用上等的羊皮纸制作。

一部完整的圣经需要300600张羊皮纸,相当于50100只羊的皮。

抄写圣经的抄经士,平均下来一年起步才能完成一部完整的圣经。

这样一份圣经,再加上精美的皮革封面、镀金饰品和复杂的图像,价格在300金第纳尔左右,甚至更高。

寻常的教堂都难以负担起全套的圣经,仅有主教、乃至于大贵族家庭才会拥有。

但除去贵族和教士群体,就整个欧洲而言,也只有意大利地区还有君士坦丁堡,可能稍微富裕,有着相对更多的富裕商人群体,尝试来购买。

至于更下层的人,买圣经干嘛?

能拿来吃吗?有什么用吗?能改变贫苦的生活吗?

就算识字了又如何?难不成识字就能改变阶层吗?

就算印刷术,能将高昂的书籍价格打压下去,对于一贫如洗的欧洲穷人而言,那也没有什么意义。更何况,哪怕是欧洲的古腾堡印刷机开工后,一套相对精良的《圣经其实也价值30金佛罗林。

真正的赤贫者,是无法负担起任何知识价格的。

但反过来说,意大利地区、威尼斯人、君士坦丁堡,又或者现如今开始富裕起来的第二王国。

确确实实,开始诞生一批拥有能力钱追求精神享受的人群了。

哪怕不多,其实也是可以试一试的。

盖里斯在提尔的时候,就曾与巴利安提过这方面的事,希望对方能够找到一些值得信赖的能工巧匠,攻关这方面技术。

并且可能要在相当长时间里,对印刷机的制造工艺采取保密的姿态,从而为盖里斯宗争取到时间。

从宗教角度来说,大批量印刷《圣经,其实是宗教改革的必要前置条件。

一方面在于,只有当《圣经的数量多到足以让中间阶层群体接触到,中间阶层的教士或市民才能够提出唯独圣经】这条改革纲领,并且将之落实。

否则的话,从未接触过《圣经的群体,根本无从谈起利用《圣经权威反驳罗马教廷这件事。

只会是那些实质上拥有圣经的主教群体,借助对《圣经的垄断,愈发权威而腐朽并我行我素。

这也是为何15世纪胡斯派教义,虽然有宗教改革意愿,但却并未大规模泛滥,也并未明确提出唯独圣经】的原因之一。

而且,按照盖里斯某些未曾明确透露的意思来说,大规模印刷《圣经亦或《古兰经,实质上也是一次掺私货的机会。

当应刷机技术成熟的时候,实质上也是又一次汇编圣经的时机。

只要盖里斯版的《圣经亦或《古兰经数量,能铺货到比其他教派更多,那么谁才是正统呢?

这个时机的把控,就需要有所准备。

前期的技术储备可以由教团独自进行,但后续的商品分销,却离不开地中海上的那些商贸城邦。

自然也需要康拉德来作为中间人。

经过这么一年的试验与制作,提尔的活字印刷技术,差不多算是成熟了。

同天朝不同,印刷术在蒙古西征中传入西方后,并没有显著的铺开。

对于雕版印刷技术,无论是中东阿拉伯文明又或者基督教文明,都多少有些水土不服,仅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