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信纸,还飘落一片浅粉色的树叶。\m?y/r\e`a-d\c-l,o^u/d/._c¢o~m?
【卿卿如晤:
为夫一路晓行夜宿,现已安抵陇州。
此地公务繁忙,然闲暇时,常念临行所嘱,卿可牢记?
不知卿近日可有提笔,将家中之事、心中所思,书于信中寄我?
随书寄陇州异叶,山行偶得,其色娇粉,其状殊异,恰似卿之娇美,特寄与卿。
望卿安好,盼复。
漼字
戊戌年壬戌月辛未日己亥时】
寻真:……
寻真:还真给谢漼猜对,她的确忘了!
第43章 “红艳艳”
寻真只好临时赶一封信出来。
寻真写得磕磕绊绊。
谢漼在信上的用词,比面对面交谈时简练多了。寻真对这儿的语言还没能完全掌握呢,时不时就会冒出几句现代用语。每次看到丫鬟们一脸茫然,她也挺抱歉的。
古代人说话弯弯绕绕,遣词造句繁琐又复杂。实在拗口。
写信更加了。
寻真跟写命题作文似的。绞尽脑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东拉一点,西扯一点。
先是详细地讲了目前的学习进度,又情真意切地表明自己恪守本分,什么“祸”都没闯。
写了一会再看看谢漼的信,那里面提到——家中之事。^x-x.k`s^g?.+c¨o¢m/
顺带把谢大爷回来这事儿写进了信里。
好不容易写完,寻真长舒一气,全览一遍。
嗯,应该差不多。
信的表头该怎么写呢?还有末尾的干支纪年法,她也不懂。
最后,她就学着谢漼在末尾加了个“真字”,总算结束了这封信,然后让月兰去把信交给瑞宝。
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谢府内一片忙碌景象,早早便为新年筹备起来。
寻真身为贵妾,按照既定的份例,自然是要量身定制一身新衣。
引儿去针线房,将寻真的身形尺码告知绣娘,还提及了对于新衣款式的一些需求。
回来时描述府中的新年盛景。
树上挂满了彩色灯笼和丝绸彩带。水池之上,漂着盏盏花灯。花园中还有用松柏树枝和梅花精心搭建的景观小品。
寻真有点想去逛逛谢府的园子了。
“我想出去逛逛,可以吗?”
月兰:“自然是可以的,姨娘,不若我们去揽翠亭坐坐吧?”
路边的树上果然挂了许多红灯笼,看着很有节日氛围。
沿着蜿蜒曲折的小径前行,很快到了揽翠亭,周边种着岁寒三友,松、竹、梅,还有大片的草地和灌木丛。
寻真看到亭子上方牌匾,揽翠亭,三个大字刚劲有力,脚步顿住,打量一会。
这字迹怎么那么眼熟?
不由得瞄了眼一旁的月兰。/微/趣·小?说+网* !首/发-
月兰便道:“府中许多亭台楼阁的牌匾,都是爷题字的呢。”
寻真:就知道!
寻真在亭子里坐了一会儿。
这地方风景好,人流量还挺高,时常有丫鬟仆人路过,当然,也会有主子们前来。
有几个明显也是来逛花园、顺便歇歇脚的,路过时还派丫鬟来询问。
那些人知道了她的身份后,竟然掉头就走。
寻真就觉得自己被歧视了。
月兰似乎看出寻真心情不佳,试探性问道:“奴婢瞧着这天色阴了,莫不是待会儿要下雨,姨娘,咱们还是先回去吧?”
寻真正要起身,却见一个打扮红艳艳的女人朝亭子走来。
这女人穿了一身红,脸上的妆浓得夸张,白白的一层粉,寻真莫名觉得,这人每走一步,脸上的粉都在簌簌往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