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成了状元郎的小妾 > 第178章完

第178章完

引经据典。/x·1·9?9-t^x′t+.+c,o_m¨总之,无不是怀着高中的想法去行文作答。

待看过甄善美的卷子便会明白,二者的差距。

比如最后一道策问,题目问的是凤阳府洪灾治理,如何在荒政三策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这道题说难不难,但要答出新颖却极为不易。

袁锦城答题时结合历史上的治水案例,以及儒家典籍中的理念来阐述观点,提出兴修水利、开仓放粮、加强预防等措施,逐一细化,他这一卷得了甲等中。

而甄善美的答案,文字质朴平实,毫无修饰,全文都是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

同样是开仓放粮,她详细规划了放粮方案:依据当地受灾人数、受灾程度划分不同区域,设立固定放粮点,再按照每人每次三日口粮的标准发放。

多少灾民,需要多少粮食,以及分发完这些粮食需要的天数。

她都精确计算出,并计划好了。

在安置流民方面,也细致入微。

从如何安全转移流民,到及时提供医疗救助,再到着重强调寻找干净水源,预防时疫发生……每一处细节都考虑到了。

还有,对于“减粜出贷”这一策,她也进行了全面扩充。

比如,为防止有人囤积居奇,规定每人每次购粮限额,根据受灾程度和还款能力确定个人的贷款额度,确保资源合理分配。

这一篇,他实在答得太全面、太完善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每一条措施都具体可行。

简直就像是一份可以直接颁布施行的政令。

袁锦城反复读了好几遍,由衷感叹。

甄善美拿这个头名,实至名归。

自此,学子们看寻真的眼神彻底变了。

一下子从“废物关系户”变成“学院风云人物”。

寻真的感觉是——很爽。

还有,之前嘲讽过她的孙嘉佑,现在根本不敢出现在她面前。

寻真出书院时,去榜单那看了眼。

她的名字排在第一,下面依次是纪慎,袁锦城……

看来这两位同学的成绩还是挺稳定的。

寻真再次看了看自己的卷子 ,心想,运气占了很大成分。

毕竟她亲身经历过,当过一段时间的“流民”,自然而然地便关注到许多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而寻真也终于明白,青麓书院确实是凭实力论英雄,之前被孤立,就是因为大家以为她是走后门进来的,都戴着有色眼镜看她,如今她一举夺魁,大家的态度立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有几个还专门跑来向她道歉了。

赵崇立也对她格外关照,天天给她开小灶,教她作诗写赋。

寻真受宠若惊,夫子的这一份特别关注,太沉重了。

一日,赵崇立还问她:“为何不住在院中,你这般每日奔波往返,甚是耗费时光,廷秀那间屋子还空着,不如把你安排进去?”

寻真忙谢过夫子的好意,道:“先生有所不知,我与小妹遭逢灾祸后,便相依为命。她夜间若见不着我,便常梦魇,所以,我是定要回去陪着她的。”

赵崇立便不再说什么了。

寻真拿了第一之后,更加努力了,常常挑灯夜读。

享受过这种打脸爽感后,很难不沉迷。

甄凌不禁有些担心:“莫不是这书院太过严苛了?你若读得累了,要不就不读了?”

寻真道:“没事,我自愿的。”

在背完两大本诗集后,寻真写诗的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诗赋上,原本只能拿乙等中、乙等下,现在已经能稳定在乙等上了。

她的进步速度让青麓书院的学子们大为惊讶。

“甄善美之前诗赋那么差,都能拿头名,如今写诗也越来越像样了,照这趋势下去,恐怕没人能比得上他了……”

另一人叹道:“……看来,我是没希望能免束脩了。”

“你叹个哪门子的气,本就没戏。若甄善美没来,此次头名必还是廷秀的,廷秀本只需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