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号”和“黄河号”的试航取得了巨大成功,在这个普遍采用风帆战舰的时代,破天荒的采用蒸汽动力,而且超越时代的航速使得战船有了更强的生存和转向能力。
虽然吨位和火力没有达到顶尖水平,但是战斗力已经可以排进世界一流战舰的行列。
随着汽笛声响起,长江号驶离港口,完美完成了到阿拉斯加的护航之旅。
这次护航也引起了沙俄政府的兴趣,对出海口和海军无比渴求的沙皇一口气就订购了十艘战船。而为了赶时间,沙皇更是一口气资助了一千盎司的黄金当做定金。
1839年2月,穿越三年后,此时的金山市已经具备了不小的规模。
面积方面,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加州北部。
人口方面,引进东南亚华人和同化印第安人取得了巨大成效,华人达到了两万人的规模,占据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
俄语公民也达到了三万,并且可以用汉语进行基本的交流,剩下的五万人,基本以印第安奴隶为主。
经济方面更是发展显著,工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宽松的经商环境和低息贷款更是让大量普通人也有了创业的可能。
贸易方面,以对俄罗斯和对墨西哥的贸易为主。
向俄罗斯出口船只,轻工业品和奢侈品,进口则以木材,铁矿,奴隶为主。
向墨西哥出口的主要以枪炮,钢材和生铁为主,进口产品主要以粮食,棉花为主。
于此同时,叶凡还大力和英国修好。不仅仅是为了这个全球第一的大市场,更是向英国展现自已足以制衡美国的战略价值。
但是,由于英国人的傲慢和黑心,双方关系甚至一度到了崩溃边缘。
英国商人在货船夹层里偷偷携带鸦片,被查出后拒不认罪。双方剑拔弩张,海军对峙,走到了开战边缘。
最终还是叶凡亲自出面谈判,这次事件才算结束。
了解到了叶凡禁止鸦片的决心,英国决定不再向金山出口鸦片。
双方的贸易在鸦片事件之后开始走向正常化,金山工业发达,工业品相对于英国本土更低,而英属加拿大有金山需要的木材和铁矿,以及汉族移民心心念念的茶叶。
双方各取所需,贸易变得越来越频繁了。
但是,在繁荣背后,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开始浮出水面。
尤其是民族矛盾,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开始变的越来越明显,稍有不慎,国家内部巨大的离心力就会把这个新兴的国家撕的粉碎。
还有就是土地问题,金山市实行土地国有化。虽然和美国一样鼓励向无人区开拓,但是美国依靠的是移民的自发行动,而金山依靠的是军队。
军队消灭印第安部落,在原有的印第安土地上开办国营农场,强迫奴隶和失业者劳动开荒,等到土地具备价值之后再开放移民。
这条法令有利有弊,优点是可以限制移民,把人口限制在工厂里,刺激工业发展。
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这是一条非常暴力的法律,只要失业超过一定时间就会被宪兵抓走投入国营农场,和奴隶一样劳动。
国营农场劳动强度大,死亡率高,很多人宁肯付费上班也不愿意失业被宪兵抓走。
而且国营农场效率很低,粮食没法满足国民需求,只能通过进口粮食来满足粮食缺口。粮食依赖进口又抬高了粮食价格,底层人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这是叶凡亲自制定的法律,他认为金山体量小,要想在土地扩张和工业发展上赶上美国只能用这种看起来没人性,但是很有效率的法律。
这条法律用国家力量束缚住了人口流动,打压了劳动力价格,在发展初期极大的刺激了工业发展。
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增大,过分依赖进口粮食导致的高额粮食价格让越来越多的底层百姓对这条法令有了抵触情绪。
开放殖民,用更高效率的私营农场代替国营农场,成为了社会呼声最高的运动。
但是,叶凡也有着自已的打算,在他眼里,工业化才是国家的唯一出路,无论是谁的利益都要给工业化让路。
为了刺激工业化,金山采取了以消费税和人头税为主的税收制度,而这两种税收的主要来源都是中产阶层和底层百姓。
说到底,金山的经济政策就是给富人减少税收,提供低息贷款来刺激他们开设工厂,发展工业。
这样做有个好处,就是工业化进程快,用二十年走别人两百年的路。
缺点也很明显,没钱的人会越来越穷,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