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你们看,一块玉刻上一个文,那不就是文玉吗?”
“文玉是两晋时期王猛的字啊,王猛当初辅佐前秦统一北方,这可是百年一出的大才啊!”
“这个老先生是要做我们加州的王猛啊!”
剩下的军官们一阵无语,他们大多文化不高,不懂这种文绉绉的暗语。
就算有人知道王猛和苻坚的故事,也认为王立军有点反应过度了。
“我意已决,你们不要再劝了。”接着,他推门而入。
进入庭院,这是一个很古典的小院子。
几棵盆栽环绕左右,石道两边种植了一些蔬果,一个孩童正在给菜地挑水施肥。
而一位白胡老者半眯着眼,端坐在竹椅上。
想必这就是书生口中的老儒生,县令口中的老神仙。
“晚辈王立军,拜过老先生。”王立军屏退左右,他只身一人向这位老者行礼。
这个老人并没有睁眼,懒洋洋的扇着蒲扇。
他慢悠悠的说:“你是怎么进来的,三声敲门没有回应就该自觉退出的啊。”
“学生不才,先生的门框上掉落了一块刻着“文”字的玉。”
“文玉,乃是两晋的王猛。先生有王猛之才,理应出山挽救苍生。”
白胡老者笑了笑,“这块玉成色不好,还有瑕疵。随手一丢竟然还有这么一番解释,真是惭愧。”
他招呼孩童拿出一个板凳,让王立军坐到自已身边。
王立军又惊又喜,不过他还是拒绝道:“学生不才,哪能坐先生身边。”
老者摆摆手:“这都是旧规矩了,守了几千年的规矩,到头来被几千个洋鬼子打成这样。”
“这就是固步自封的后果啊!”
王立军强压住心中的兴奋,“难道先生看出这场战争的结果了?”
老者点了点头,接着说:“乱世用重典,病急用猛药啊!”
“大清国病入膏肓,哪怕是华佗在世也是无能为力。”
“这次战败,自然是给这个本就年迈的帝国喂了一口毒药,但是自古毒即是药,药即是毒。”
“大清中毒身亡,而中国却得到了一剂猛药啊!”
他的眼睛突然睁开,眼神像鹰眼一样锐利,吓得王立军猛的站起身来。
“哈哈哈。”老人的态度又变的慈祥起来,他摆手示意王立军坐下。
“弟子不知,还望先生指点一二。”
“这次大清一败涂地,海内外忧国之士无不痛心疾首,先生为何还有欣喜之意?”
“这大清皇帝倒台了,要是英国人趁虚而入,像满清一样入主中原怎么办?”
王立军对老人的想法十分不解,他讨厌清朝,但更害怕英国入主中国。
“非也,非也。”老人捋了捋胡子。
“你觉得,要是英国入主中原,定都北京。是英夷说中国话,还是中国人说英语?”
王立军笑了笑:“自古以来,外族入主中原,就没有不改汉姓,说汉语的。英国难道还会例外?”
“此言大谬啊!”老人叹了一口气。
“我们汉族以前的周边民族诸如鲜卑,柔然,契丹,满清。”
“确实,他们确实入主中原后改说汉语,可是那是以前了。”
“那些民族在文化和经济上本身就落后于华夏,所以他们会主动学习汉语,学习我们的文化。”
“人本质上都是嫌贫爱富的,看到比自已过得好的人就会开始拙劣的模仿,群体性的这样,那不就变成民族同化了吗?”
王立军想了想,好像确实是这样。
他想起了,哪怕是现代,中国强大了,照样有很多精神外国人。
现代的崇洋媚外况且如此盛行,更何况近代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那这么说的话,如果英国全面占领中国,就意味着大量的中国人抛弃祖业,全面改说英语?”
老人摇了摇头,“一半对吧。”
“一半?”王立军听不懂,“一半是什么意思,有一半人还保留汉语?”
“哈哈哈。”老人笑了起来。
“一半的意思是你只说对了一半,你当真以为夷人能全面占领中国?”
王立军愣住了,“可是现在清军一败涂地这是事实啊,难道你一点不担心亡国灭种吗?”
老人摇了摇头,“可是我听说全国各地的抗英运动,大部分也没大清皇帝什么事啊,反而是清军镇压民众的事发生的多。”
“你犯了一个错误,中国的底蕴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