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罗门以前是存在奴隶的。
但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差不多之后,这两个地方逐渐和本土接轨。
在1852年,叶凡废除了这两个地方的总督职位,纳入本土,也废除了奴隶制。
夏威夷和琉球,还有釜山,这三个地方都是军事基地。
只要保证军港安全,其他的完全可以交给地方自治。
而本土,在美墨战争之后已经逐步废除了奴隶制。
除了医学研究院还保留了数量有限的小日子人体试验品。
有了殖民地提供的大量原料,叶凡开始转而把目光看向国内。
加州的产业必须要从外向型转向内向型。
但是这个过程必定伴随着痛苦和挣扎。
经济的发展就像是螃蟹蜕壳一样,每一次转型都伴随着痛苦和绝望。
但是只要转型成功,就像螃蟹蜕壳成功一样,再也不受旧躯壳的束缚了。
从建立穿越者村庄开始,加州的经济模式一直是外向型的。
早期利用鹰酱和墨西哥的冲突,向墨西哥出口钢铁,枪支这类的军用品。
在独立战争之后,又开始和英国做生意,出口蒸汽机和黄金。
和沙俄做生意,出口新式战船。
早期的加州,小国寡民,人口只有几万人。
要想迅速发展起来,只能利用穿越者的科技优势去攻克这些高科技行业。
获取高额利润,维持整个国家的高速运转。
就像后世的某个石油大亨一样,王室内斗,贫富差距极大。
但是能凭借石油获取高额的利润,给国民发钱,用钱堵住国民的悠悠之口。
加州也是这个经济模式,只不过把石油换成了高科技行业。
而这个模式也是有弊端的。
表面上看,加州赚了很多钱,好像是有优势的一方。
但实际上,天底下就没有绝对的优势和劣势。
就像大青果搞文字狱,搞愚民政策,虽然把国家搞的民怨沸腾,文盲遍地。
但却没有了黑命贵,田园女权这些东西。
加州也是一样,虽然赚的钱多,但是这些利润是有限度的。
加州的经济依赖对欧洲的出口,但是欧洲的购买力是有限度的。
一旦加州的外贸顺差高到了欧洲难以忍受的地步,欧洲就会对加州加高关税。
就比如说,英果和大青果爆发的鸦片战争。
本质上就是,英果离不开大青果的茶叶和瓷器。
大青果什么都不缺,英国货在大青果卖不出去。
和大青果做生意,英果越卖越亏,被大青果整的实在没脾气,英果才想到用鸦片作弊。
把大青果换成加州,也是一样。
欧罗巴人之所以花高价买加州的产品,确实是因为加州产品的科技含量。
但是欧罗巴人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能购买的货物是有限的
他们也不可能一直眼看着加州把他们的钱全赚走。
等到克里米亚战争结束,欧罗巴一定会掀起一股去加州化的浪潮。
即使现在没有发生,叶凡也早就预料到了这件事的发生。
而加州,必须为这场危机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