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墨西哥内战后,一切都开始的很顺利。
墨西哥国内掌握话语权和正统性的是地主阶级,他们对于关税同盟是很欢迎的。
毕竟他们早就已经不满足于靠收取土地租金赚钱了。
在这个工业化的时代,城里的商铺店面,工厂,哪一个不比种田赚钱?
也就教会还在死守着以前的一亩三分地。
毕竟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关税同盟建立之后,资本和产业互通。
土地还掌握在地主的手里,无论是建设工厂还是农场,他们照样赚钱。
而教会呢,他们存在的原因是民众足够愚昧。
要是人人受过教育,那也没人信神佛和天使恶魔的那一套了。
在以前,地主需要教会。
需要他们为农民洗脑,让他们相信轮回转生,这辈子受苦,下辈子享福。
然后心甘情愿当一辈子牛马。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利益有冲突,再好的伙伴一瞬间就成了仇人。
地主坚定的支持关税同盟,成了资本主义最坚定的战士。
有了这些人的协助,加上加州军队强悍的战斗力,平定教会叛乱非常简单。
几乎只用了一个月,叛乱就被剿灭了。
那些反叛的教会势力和自由军都被送上了绞刑架。
而加州也正式和墨西哥签订了《关税同盟协定》。
协定包括以下几点:
一:两国原有的关税系统和海关,全部由加州统一调度。
二:墨西哥原有的铁路,公路和船运,全部废除,交由加州统一管理。
三:墨西哥教育体系全面和加州接轨,加州出钱在墨西哥普及职业教育培训。
四:资本流通自由,两国可以自由投资。
当然,还有一些秘密条款。
比如,加州给这些贵族给予双重国籍。
加州在一些重要城市驻军,用以镇压教会残余势力的反叛。
至于缴获的教会财产,加州和墨西哥地主们平分。
截止1853年11月,两国之间的关税文件和海关已经交接完毕。
在叶凡的武力镇压下,墨西哥国内的叛乱也在平息。
从西班芽的殖民统治崩溃以后,墨西哥长达32年的内战终于结束了。
内部的稳定,也给对外投资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叶凡清楚的明白建立关税同盟的目的是什么。
那就是利用广大的市场来发展轻工业,还有推动同化。
而轻工业不像是重工业,它的发展相对简单。
无非就是
廉价的劳动力,产品市场,还有原材料。
至于原始资本,这一点和重工业不同的是,轻工业的资本投入相对较少。
一个钢铁厂的创办,需要的材料和人工成本是巨大的。
原料从哪来,钢铁卖到哪里去,工人的数量和管理,品质和安全系数的把控。
这些太复杂了,需要的人力和物力是难以想象的。
正因为这样。
除了英法美这样的先发国家。
世界上但凡是重工业发达的国家几乎都是集权国家,或者曾经是。
比如太平洋西岸,黄海附近的三个国家和一个地区。
而轻工业就很简单了,一个奶茶店只需要几个员工。
哪怕是纺织厂,运营起来也比钢铁厂简单多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叶凡会对轻工业放任不管。
原始资本虽然不影响轻工业工厂的创办,有总比没有好。
有了原始资金的加持,在初期快速占领市场的时候,有着奇效。
毕竟加州是来墨西哥市场赚钱的,又不是来做慈善的。
必须在初期,利用资本优势,迅速涌入市场。
用数量优势完成垄断。
这样,墨西哥人受制于资本的稀缺性,只能败下阵来,把国内的市场拱手让给加州。
比如纺织业。
要是按照主流的自由主义,国家不干涉经济,完全放任不管,自由竞争的话。
有些加州企业家懒得去墨西哥那样的穷地方投资,这样初期的资本投入不够。
很容易让墨西哥的本土资本趁势缓过一口气。
到时候,一棍子没把墨西哥的本土资本打死,反而让他们通过关税同盟学到了先进的技术。
那就得不偿失了。
在初期憋着一口气,全力以赴,用庞大的资本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