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己的阴谋将会败露。
不多时,太医匆匆赶来。沈芷兰退至一旁,看着太医为林婉清诊治。太医的脸色逐渐凝重,他仔细地查看了林婉清的脉象和症状,然后摇了摇头,开了几副药方,叮嘱宫女们悉心照料。
沈芷兰在一旁听着太医的嘱咐,心中忐忑不安。她知道,这场由她挑起的风波,才刚刚开始,而她与林婉清之间的情谊,也在这一碗下了药的羹汤中,被击得粉碎。
待太医离去,沈芷兰遣散了众人,独留自己在林婉清床前。她静静地凝视着林婉清毫无血色的面容,往昔的回忆如汹涌潮水般将她淹没。
她记得初入宫时,两人在那月色如水的庭院中相互依偎,彼此倾诉着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那时的她们是如此坚定地要在这宫中相互守护。还有那次林婉清为了帮她挡下其他妃嫔的刁难,不惜触怒高位者,事后却轻描淡写地说,只要芷兰安好,她便不惧任何惩处。
可如今,嫉妒却让自己做出这等恶行。沈芷兰的手微微颤抖着,想要伸手触碰林婉清,却又在半空停住,仿佛怕亵渎了这份曾经纯粹的情谊。“婉清,我究竟做了什么……”她的声音哽咽,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几欲夺眶而出。
而林婉清躺在榻上,眉头依然紧皱,似在梦中也饱受折磨。她的呼吸微弱而浅促,锦被随着呼吸微微起伏,仿佛一片落叶在风中飘摇,随时可能消逝。沈芷兰的心被深深刺痛,她开始在屋内踱步,内心陷入了极度的挣扎。一方面是对帝王宠爱与地位的渴望,一方面是对林婉清的愧疚与那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意。
此时,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乌云遮蔽了月光,整个宫殿被一片阴霾笼罩。屋内的烛火摇曳不定,映照着沈芷兰阴晴不定的脸庞。她深知,一旦林婉清醒来,若知晓是她所为,那她们之间便再无转圜余地。可若林婉清就此香消玉殒,她又怎能背负着这份罪孽在这宫中独自存活,余生恐怕都将被噩梦纠缠。
沈芷兰在痛苦的抉择中煎熬,每一分每一秒都似漫长的一个世纪。她望着林婉清,试图从那张熟悉的脸上找到一丝原谅的痕迹,然而回应她的只有无尽的寂静与林婉清微弱的呼吸声。
随着,愧疚与恐惧就更深一层地啃噬着她的灵魂。
她想起曾经一同在御花园中追逐嬉戏,繁花似锦的美景映衬着她们无忧无虑的笑容,那时的风是轻柔的,阳光是温暖的,而她们的心是如此贴近,仿佛世间的一切纷扰都与她们无关。可如今,这美好的回忆却如同一把利刃,每闪现一次便在她滴血的心上再割一道伤口。
沈芷兰在林婉清的宫殿中来回踱步,脚步踉跄而沉重,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千钧之重。她时而望向林婉清,眼中满是痛苦与挣扎;时而望向窗外那漆黑一片、仿若巨兽吞噬了一切的夜空,只觉得自己的未来也如同这夜色般迷茫而绝望。
此时,一阵冷风从窗棂的缝隙中呼啸而入,吹得烛火剧烈地跳动,光影在墙壁上诡谲地舞动,似是无数双指责的眼睛在怒视着她。沈芷兰打了个寒颤,她抱紧双臂,试图抵御这来自身体与内心深处的寒冷。她的嘴唇微微颤抖,呢喃着:“婉清,我错了,我该如何是好?”然而,除了那如泣如诉的风声,再无任何回应。
在这漫长而煎熬的等待中,沈芷兰的精神几近崩溃。她害怕林婉清就此一睡不醒,更害怕她醒来后那充满怨恨与失望的眼神。她深知,无论结局如何,她们之间的情谊都已被自己亲手摧毁,如同那被暴风雨摧残后的精美瓷器,再也无法恢复如初。而她,只能在这无尽的悔恨与痛苦中,独自面对那未知且可怕的命运。
在那寂静得可怕的后宫深处,阴谋与背叛的阴影正逐渐蔓延。林婉清中毒之事终究还是在宫闱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一位曾在林婉清宫殿中当值、忠心耿耿的小宫女,偶然间发现了些许端倪。她看到沈芷兰的心腹宫女在膳食旁鬼鬼祟祟的模样,又联想到自家主子突然毫无缘由的重病,心中疑窦丛生。这小宫女虽身份低微,却机灵聪慧且重情重义,她深知此事关乎主子生死,于是冒着极大的风险,暗中将自己的怀疑告知了林婉清的贴身嬷嬷。
嬷嬷听闻后,大惊失色,又气又急,当下决定不再坐以待毙。她怀揣着满心的悲愤与对真相的执着,趁着夜色,悄悄找到了平日里与林婉清交好、且在宫中颇有威望的一位年长妃子。在那昏黄摇曳的烛光下,嬷嬷声泪俱下地诉说着事情的来龙去脉,言辞恳切,句句饱含着对林婉清的忠诚与担忧。
这位年长妃子本就对林婉清的突然重病感到蹊跷,如今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