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布景,仿佛看到了戏曲曾经的辉煌岁月,那时的戏院座无虚席,掌声雷动。而如今,观众的减少让舞台显得格外空旷,她的每一句唱词、每一个动作,似乎都在这空荡荡的空间里回荡着寂寞的余音。
在练功房里,白婉清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着经典的动作,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她的水袖在空中飞舞,却少了往日的自信。她不禁自问,自己如此执着地坚守,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对戏曲纯粹的热爱,还是仅仅在抗拒时代的变迁?
夜晚,白婉清回到家中,坐在窗前,翻开一本本戏曲古籍。泛黄的书页散发着陈旧的气息,上面记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心血。她细细研读着每一个字,每一段关于戏曲历史和表演的记载,试图从其中找到答案。那些古老的故事和传奇,让她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也让她越发觉得自己肩负着传承的重任。
她又想起林诗瑶描述的电影世界,那些充满创意的镜头、震撼的画面和广泛的传播力。她开始尝试去了解电影,托人找来一些电影资料,坐在昏暗的房间里,一帧一帧地观看。
电影中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让她大开眼界。她看到演员们通过细腻的表情和真实的情感演绎,将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看到导演运用独特的镜头语言,营造出各种奇幻而逼真的场景;还看到音乐和音效如何巧妙地配合,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这一切都与她熟悉的戏曲表演有着天壤之别,却又有着某种奇妙的吸引力。
白婉清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讲究唱、念、做、打,注重舞台上的程式化表演和虚拟性情境。而电影则更加注重真实感和生活气息,强调通过镜头和剪辑来讲述故事。如何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成了她心中最大的难题。
她设想了无数种可能的融合方式。或许可以在电影的叙事结构中融入戏曲的唱段,让角色通过优美的唱腔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或许可以借鉴电影的镜头语言,用特写镜头突出戏曲演员的面部表情和手部动作,展现戏曲表演的细腻之处;又或许可以利用电影的特效技术,为戏曲中的神话故事增添更加绚丽的场景。
然而,每一种设想都伴随着诸多问题。她担心这样的融合会破坏戏曲的原汁原味,让戏曲失去它独特的韵味;又担心观众们无法接受这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导致这次尝试以失败告终。
在这反复的思索与权衡中,白婉清的内心逐渐坚定。她意识到,时代在发展,戏曲如果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做出改变。虽然前方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她愿意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因为她深知,只有不断创新和突破,戏曲这门古老的艺术才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才能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它的魅力。
白婉清拿起电话,手指微微颤抖着拨通了林诗瑶的号码。电话那头传来林诗瑶热情的声音,白婉清深吸一口气,说道:“林小姐,我想好了,我愿意和你一起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