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后,压低声音说道:“你们别为难我,这要是被发现,我全家都得遭殃。”白婉清看着他眼睛,真诚地说:“大哥,我们不会让你白白冒险的。我们做的都是为了赶走侵略者,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你要是能帮我们,那就是大英雄。”
狱卒沉默了许久,最终叹了口气,说道:“我可以考虑,但你们得给我点时间,我要想想办法,也得确保不会连累家人。”白婉清他们心中大喜,连声道谢。
与此同时,他们也没有放弃放风时传递录音设备的计划。每次放风,他们都格外留意周围的情况。监狱的院子不大,四周高墙耸立,墙上布满了带刺的铁丝网,日军士兵在塔楼上严密监视着每一个角落。
放风时,囚犯们被允许在院子里活动片刻。白婉清他们假装在院子里散步,眼睛却不停地寻找着机会。有一次,他们看到围墙外有个卖杂货的小贩,看起来像是普通百姓。
小王装作不经意地靠近围墙,试图引起小贩的注意。他用眼神示意小贩,可小贩似乎没有领会他的意思。小王心急如焚,趁着日军士兵转身的间隙,小声说道:“老乡,帮帮忙。”小贩微微一怔,眼中露出疑惑。
就在这时,一名日军士兵发现小王靠近围墙,大声呵斥道:“干什么呢!离墙远点!”小王心中一惊,连忙转身,装作若无其事地走开。这次尝试虽然失败了,但他们并没有气馁。
回到牢房后,他们又开始仔细谋划下一次放风的行动。他们详细讨论着每一个细节,从如何吸引外面人的注意,到怎样巧妙地传递录音设备,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斟酌。
日子在煎熬与期盼中悄然流逝,每一分每一秒对于白婉清和她的同伴们来说,都承载着厚重的意义。他们在牢房中持续排练,戏曲的每一个音符、每一句唱词,都像是他们向侵略者发出的无声宣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狱卒的争取工作有了新的进展。那位狱卒在经过内心激烈的挣扎后,终于决定帮助他们。一天,他趁着送饭的机会,偷偷将一张纸条塞给了白婉清。白婉清小心翼翼地展开纸条,上面写着:“三天后,我有办法,准备好。”看到这几个字,白婉清的手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她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同伴们,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喜悦,同时也更加紧张地准备着。
在这等待的三天里,他们对录音设备进行了最后的检查和完善,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同时,对戏曲的表演也进行了反复排练,力求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他们深知,这可能是唯一的一次机会,绝不能有丝毫差错。
终于,到了约定的那一天。狱卒像往常一样来送饭,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和坚定。他故意将餐盘放得很重,发出“哐当”一声,这是他们事先约定好的信号。白婉清立刻将藏好的录音设备递给他,狱卒迅速将其塞进衣服里,眼神中闪过一丝鼓励,然后转身离开了牢房。
看着狱卒离去的背影,大家的心中既充满了期待又有些担忧。他们不知道狱卒能否顺利将录音设备带出监狱,也不知道接下来会面临怎样的情况。但无论如何,他们已经迈出了这关键的一步。
而在放风的计划上,他们也没有放松警惕。每次放风,他们依然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寻找着可能的传递机会。这一天,放风的时候,天气格外阴沉,乌云密布,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围墙外的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几个日军士兵在巡逻。突然,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出现在围墙边,他挑着一副担子,看起来像是个卖杂物的。小王注意到,老人的眼神时不时地朝他们这边瞟来,似乎在传递着什么信息。
小王心中一动,他装作不经意地靠近围墙,趁着日军士兵不注意,小声说道:“老乡,是来帮我们的吗?”老人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毅。就在这时,一名日军士兵似乎察觉到了异样,朝他们这边走来。
小王心中一紧,他迅速转身,和同伴们一起装作若无其事地聊天。日军士兵走到他们身边,狐疑地打量着他们,问道:“你们在说什么?”白婉清镇定自若地回答道:“太君,我们只是在聊今天的天气,这阴沉沉的,让人心里也不舒服。”日军士兵看了看天空,又扫视了一圈,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便转身离开了。
等日军士兵走远,小王又悄悄靠近老人,将事先准备好的备用录音设备递给了他。老人接过设备,巧妙地将其藏在担子下面,然后若无其事地离开了。
此刻,他们成功地将两份录音设备传递了出去,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但他们也清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