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小官,那也是官。
不出一年,朝廷发下来的俸禄便足可以改变家里贫寒的窘境。 考公在大宋可谓是政治正确。 张方平有时候就佩服宋煊这股子洒脱的劲头,可自己怎么都学不来。 反倒被宋煊劝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没必要模仿别人搞得自己身心俱疲。 张方平愿意跟着宋煊一起在宋氏私塾读书,除了是需要看更多的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宋煊根本就不好为人师,他只做筛选。 待到睡醒之后,宋煊光着膀子,拿起房间里的哨棍去院子里耍了半个多时辰,冲了凉后,才上来同张方平练字。 张方平能干佣书的活,主要也是字写的好。 “十二哥,你这字是跟谁学的?” “石淙河摩崖题记,薛曜。” 宋煊解释了一遭自己跟随雷员外去开封府游玩,见到崖刻,觉得字好,便一直模仿。 此处是河南省最大的摩崖碑刻。 张方平对于这种小众字体不是很了解,他继承的是唐楷。 至于这个姓薛的书法家,他听都没听说过。 薛曜书学褚遂良,被誉为瘦金体之祖。 薛曜的书法后被宋徽宗所习,最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 宋煊所写的笔迹,也没有人叫瘦金体。 毕竟如今还没有扬名呢。 张方平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了,反正都是字,总是有考官喜欢看的。 夏日炎炎。 凉浆铺子的客人不少。 晏殊等三人在勒马镇溜达,就瞧见了勒马凉浆的牌匾。 “正巧口渴,尝一尝吧。” “好,我倒是从来没有尝过。” 范仲淹直接应了一声,率先走进小店。 “流水潺潺,环境清幽。” 晏殊瞧着店里竟然会有水流缓缓流过,还有了些许小巧之意,至少让人看见就觉得屋子里凉快些。 三人瞧着挂在墙上的题字,竟然是宋煊自己写的狗爬玩意。 此子面皮。 当真是够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