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到了二楼:
“且好好感受一二,免得将来当了禁军,因为一点赏赐就去拼命,对金锭子去去魅。”
王珪攥着手里的金锭,一时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今后自己去禁军里发展,十二哥他在文官里升迁,自己大抵是没机会给他拼命的。
但是只要不是造反的事,自己今后一定帮他办了。
王珪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手中的金锭捏的更紧了。
随着宋煊睡觉,可是中秋佳节实在是太热闹了。
自是有许多人都在传唱宋煊那首词。
青楼那里的大部分人没有什么鉴赏能力,可不代表其他人没有啊。
“宋十二这首词写的真好啊!”
“是啊。”
“未曾想我宋城竟然出了这么一号优秀学子,就是不知道他的发解试成绩如何?”
“定然能够上榜。”
“否则如何对得上他写的这首水调歌头呢?”
这其中自是夹杂了一些谣言。
诸如宏泰坊老鸨子差人放出来的消息,宋十二与柳七为了头牌玉玲珑争风吃醋,写词之类的。
倒是有不少人相信。
毕竟他们传颂水调歌头的时候,并没有把开篇那些个字一起传唱。
“啊。”
贡院大门打开。
晏殊忍不住伸个懒腰。
毕竟这阅卷也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计。
宋祁早就知道了结果,宋煊他当真被晏知府点为应天府解元。
此子运气也忒好了些。
宋祁那天夜里已经派人把晏殊所做的中秋诗,传扬出去了。
兴许早就该传唱开来了。
毕竟晏知府的面子,大家还是要给一些的。
“晏知府,诸位。”
张亢站在门口,迎接众人。
晏殊点点头,总觉得每次阅卷都跟坐牢似的。
宋祁当即开口询问:
“张推官,晏知府的中秋词传扬出来后,可是有什么人的诗词能够相媲美的?”
张亢不明白宋祁为什么会提这个话茬。
晏知府的中秋诗词?
没听人传唱过啊!
这两日都是宋十二他一人独占鳌头。
“倒是柳三变与宋煊二人都写了一首中秋词。”
听了张亢的回答,宋祁虽然并不觉得宋煊的诗词能够好上太多。
但是柳三变在作词这方面,还是有着极高的造诣。
就是全都是在烟花之地传唱,并不为官场所接受。
考了那么多次还是个落榜生,宋祁觉得柳三变这辈子都很难考上了。
“哦?”
晏殊倒是知道此二人的实力,连忙追问一句:
“他们二人写的如何?”
“如今宋城全都在传扬宋十二的那首水调歌头呢!”
“水调歌头?”晏殊倒是来了兴趣,连忙开口道:
“速速念与我听。”
宋绶、苏耆等人都围过来,听着张亢念出来的诗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晏殊摸着胡须忍不住赞叹道:“当真是好词啊!”
苏耆是给宋煊作为担保人的,他一脸惊奇的道:
“怕不是从今后再有人难以做出超越宋十二的中秋词了。”
宋绶早就领略过宋煊在诗词一道上的天赋了。
所以此时他并不惊讶,而是笑呵呵的瞧着周遭一帮不可置信的同僚。
宋祁瞪着双眼,张着嘴。
他本以为暗中宣扬晏殊的中秋诗,待到阅卷出来之后,给领导一个惊喜。
这样也有助于自己在仕途上更加进步。
未曾想杀出一个柳三变也就罢了,还杀出一个更加令人惊艳的宋十二。
就民间传颂度而言,就晏殊这种西昆体的大雅诗词,在民间实在是传扬不开来。
还不如柳三变的那首词呢。
现在宋煊这种水调歌头,横空出世,更是把他们俩打的溃不成军。
“哈哈哈。”
晏殊当即放声大笑,他早就知道宋十二才学优异。
否则当年也不会一见如故。
宋十二的名声越响亮,晏殊越发高兴。
但是这个时候外面还站着不少前来打探消息的人,晏殊并没有当即宣布宋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