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宋悍臣 > 第240章 吃天赋的

第240章 吃天赋的

卷宗,就能找出那么多的疑点。

那就只能说明下面的官员,并没有用心去做事!

河南府知府刘烨心中有疑问,但也无动于衷,可也对待下属过于相信了。

要不是那个老和尚前来求情,这件事十有八九便是冤假错案。

真不知道刘烨有没有处置他?

想到这里,晏殊撇撇嘴。

若是大宋的官员都用点心,这种事完全可以避免,也用不着宋煊去当那个火眼金睛之人。

大宋的官员越来越多,但是质量却是越来越差。

尤其是下面的知县,是代表官家治理四方。

他如此糊涂去断案,那些受了冤屈的百姓,可不单单会赖这些官员。

更是会怨恨皇帝!

若不是皇帝的任命,他如何会来这里当官?

最终祸害的是大宋江山。

所以晏殊才会想要力挺范仲淹搞新应天书院。

无论是招生不拘泥于本地学子,校训也要改了。

全都是在埋下种子,以待将来能够开花结果。

宋煊这颗好苗子,是晏殊自己率先发现的。

如今见他能够茁壮成长起来,自是希望能够宋十二能够继续往上蹿,长为参天大树。

晏殊放下手中的书信,递给一旁的宋绶,让他好好瞧瞧,宋十二在洛阳城一口气写了三首百年诗词,还收手了。

要不然真的一人一首,该让那个叫梅尧臣的学子更加下不来台了。

人家好不容易写出一首三十年难得一见的宋诗,结果宋煊这里跟不要钱的似的,才思泉涌往外倒。

宋绶品鉴完宋煊的三首新词,以及梅尧臣的那一首宋诗。

“我大宋还真是人才辈出啊!”

宋绶有些欣喜的笑道:

“若是像梅尧臣这样的学子多一些,完大宋将来如何能够不强盛起来?”

晏殊摸着胡须瞥了一眼宋授:

“你如何能够不许愿说大宋多出几个宋十二那样的学子呢?”

“呵,宋十二那样的学子,放眼整个大宋,都找不出来第二个。”

宋绶放下手中的书信,瞧着颇为妄想的晏殊:

“你真以为宋十二只会写出一首千古流传的名词来,然后写了三首百年难得一遇的词,便是水准下降了,谁都想要与他碰一碰?”

“啧啧啧。”

晏殊还是有些揶揄他的话。

自从他们二人去拜访范仲淹后,与宋煊张方平结识。

宋绶总是对张方平寄予厚望,鼓励的没玩没了,对宋煊多有打击之色。

因为宋绶与晏殊打赌从来没赢过。

如今他宋绶话锋一转,开始夸赞起宋煊来了。

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作为多年的老友,宋绶当然明白晏殊嘴里的意思,他哼笑两声:

“我一直都觉得宋煊的天赋谁都比不过,而且心态显然也不是幼童。”

“但是张方平那孩子不一样,他从小就是苦惯了过来的。”

“又是与宋煊那种天赋极佳的同窗为伴,长久下去,心中难免会出问题。”

“所以我才不留余力的去鼓舞,帮助张方平。”

宋绶可太理解身边人过于优秀的人了。

尽管张方平自己也有过人天赋的一面,但是在比他更加优秀的宋煊面前,还是不够看的。

许是宋绶在张方平身上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他也渴望被别人夸奖,从而得到正反馈啊!

奈何这把伞一直都没有出现在宋绶头上。

或许从古至今,男人接受的教育便是要自己扛事,有什么苦楚也都要自己个去消化。

故而宋绶见了张方平后,便决定年轻时自己没有得到的那把伞,他要给张方平撑开!

听了宋绶的描述,晏殊发现自己对于不少人的心中所想,都懒得去揣摩。

当年他总是揣摩天子的圣意,其实也是挺累的。

后续便没有再有如此的操作。

听着宋授这般说,晏殊本想安慰一句,但是话到嘴边,却是哈哈大笑:

“你方才都承认宋煊异于常人了,可依旧是不相信他。”

“嗯?”

“有宋十二在影响着张方平,他能长歪喽?”

宋绶一甩衣袖:

“就是因为张方平那孩子总是与宋煊呆在一块,我才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