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
这个事,成为通过发解试学子头上的又一把刀。
不断的鞭策着他们继续前进。
科举场上,哪有人能够随随便便的成功啊。
强如韩琦、宋煊等人也不可能保证自己次次第一。
就算事范详这个考倒数第一的,他都不一定能够保证自己次次都在榜尾。
竞争就是如此的激烈。
宋煊在洛阳的事,被从西京洛阳回来的吕乐简给抖搂了出来。
不仅是三首百年难得一遇的诗词。
更多的是钱惟演还把宋煊曾经在科举场上写的赤壁赋给宣扬出来了。
当时让张方平等人极为差异。
双方之间的账目没对上。
赤壁赋那个题材,可是老早了。
因为十二哥便是这一次落榜时所写的。
赤壁赋明明写的如此之好,如何能够落榜呢?
他们想不明白,待到回来之后,让宋煊有机会去问一问晏殊。
宋煊也懒得去问,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他觉得这首赤壁赋虽然自己的好大侄苏轼写的好,但并不是十分符合西昆体。
在科举场上拿出来,与在书院入院考试当中拿出来,当然会遭到不同的待遇。
国家执行的政策,你若是想要从中取利,就必须要按照规定去做。
宋煊如此平静的对待,更是让吕乐简鼻子都被气歪了。
他宋十二果然没有把这件小事放在心上。
这赤壁赋要是我写的那可就太棒了。
无数次让宋煊代写的想法,在吕乐简脑子里一闪而过。
至少自己要比宋煊他大哥要强上许多倍。
他那是不告而取,乃是盗窃,也就是宋煊给她兜住,才不至于名声太坏。
而自己是想要给宋煊进行利益交换,让他给自己来一首五十年的诗词就行。
要求当真不高。
反正宋煊将来兴许在官场上忙的五迷三道的,没空抒发情感,他心里的诗词不都是浪费了吗?
王泰当然能揣摩到有些破防的吕乐简再想些什么。
自己视若珍宝的玩意,人家根本就不屑的去做。
就如同他先前羡慕张方平过目不忘的天赋一样,王泰总觉得自己的记忆力不够强。
即使当时背下来了,可过段时间就会忘记。
科举考试最需要的就是记住,然后才能在各州府的学子当中厮杀出来。
有关赤壁赋引发的风波这件事,晏殊也有所耳闻。
他一直都在等着宋煊找他要个说法。
可左等右等的,就是不见宋煊前来。
然后晏殊也有些破防了。
他一直都在想着什么时候告诉宋煊真相。
当时自己是下了多大的决心,如何如何才说服他人保守秘密,就是为了让你能够达成连中三元的目标。
可是宋煊像是根本就不在意那首赤壁赋的意思。
晏殊派去打探的时候,宋煊一直都在做“模拟题”。
也就是历届省试出现的考题。
当真是不清楚他从哪里搞来的如此多往年考生的真题。
“所以,他真的不在意?”
听着晏殊的自我询问,在一旁办公的宋授抬眼瞥了他一眼,也没有多说什么。
可能那就是“神童”的世界,自己这个凡人根本就不懂,他们之间的在意点是什么。
“一定是这样。”
晏殊摸着胡须,站起身来溜达了两趟:
“宋十二点性子也沉稳了许多,不再向先前一样只留三分心思在科举考试上。”
就在晏殊说话间,有小吏进来禀告:
“启禀相公,东京城来消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