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宋悍臣 > 第258章 (双倍月票太猛了,五一必须加更)

第258章 (双倍月票太猛了,五一必须加更)

走到无逸图,这是孙宗古献给他的。

唐玄宗开元年间,名相宋璟写的“无逸图”献给唐玄宗。

唐玄宗将此图放在殿内屏风上,便于经常看。

京师自己勤政爱民,发奋图强。

唐玄宗确实是做到了,但是到了天宝年间,因为破旧,就换上了山水画。

赵祯又想起孙奭每次给自己讲述经义的时候,总是会把经典历史同当今的治国安民的实际相结合起来。

以前代的“乱君亡国”为鉴戒,体恤百姓的疾苦,以此来巩固大宋的统治。

在自己父皇搞天书运动的时候,孙宗古也是每每直言劝谏,为自己教学的时候,也是反覆规劝。

因为孙奭孙一辈子都在教书育人。

如今大宋的中央以及地方官府当中,有不少人都是他的学生。

赵祯悠悠的叹了口气,再次瞧着无逸图,黄河治理的难度太大了。

每年到了夏天,上到皇帝下到百姓都要时刻担忧东京城会不会被淹没。

稍微有些谣言,便会搞得人心惶惶的。

治理黄河这件事,当真是一丁点都不好解决。

赵祯早就知道李垂的计谋,并且详细阅读过他那本书。

但是若是真的有用,自家父皇那一辈的宰相们为什么不用呢?

针对黄河这种庞大的工程,目前没有一个臣子敢于挑大梁的。

当然更多的是。

大宋目前没有出现一个水利专家的。

岁数最大的刘彝如今不过是十岁,他如今还没有拜师胡瑗呢,而且水利工程也是针对两浙等地。

至于苏轼以及郏亶都是也是针对南方等地治水治田的书籍以及实际操作筑堤。

西湖有名的苏公堤如今还不存在呢。

针对黄河的修缮,大宋目前没有人有这个魄力,挑起大梁。

属实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赵祯悠悠的叹了口气,他又想起来宋煊是不是考过运河治理的策论?

那是晏同书作为应天知府出的试题。

赵祯是看过宋煊有关治理运河方面的策论,他觉得有操作空间,但是不知道能否成行。

毕竟一个什么都不是的学子,如何能挑动如此治理黄河的大梁?

“嘿呀,嘿呀。”

曹利用在公房里都忍不住叫出声来了。如文旺 哽歆蕞全

搞得张耆面露不解的看向他。

他们二人一间办公用房,其余副枢密使以及其余官员,都在其余的房间。

曹利用让报信的人回家去领赏。

张耆其实也就是挂个职,只是想要专心享受自己的富贵生活。

如今与大辽之间的战事没什么可能会发生的。

先帝的发小王继忠,也就是楚王耶律宗信,虽然前几年已经去世,可他的小儿子还在辽国效力。

对于这个降将,宋辽两国都是极尽赏赐的。

至于西北方面,张耆自认为李明德翻不起什么大风浪来。

占据那几个地盘,人口稀少,想要打进大宋来,简直是痴心妄想,也就在边界袭扰一下,干个强盗的勾当。

再加上张耆认为自己过犹不及,待到死后封个王,这辈子就算没白来。

所以他对于许多事都兴趣缺缺,专心玩乐。

“老曹,怎么跟个猴子似的上蹦下跳的!”

曹利用哈哈大笑,丝毫不在意,从办公桌后走近前来:

“老张啊,你相信运气吗?”

“我当然相信啊!”

张耆指了指曹利用,又指了指自己个,咱俩的运气要是不好,能安稳的坐在这里?

尤其是当年宋辽战事的时候,辽国主帅萧挞凛被射死。

谁能比他运气还差呢?

曹利用再次放声大笑起来,随即开口道:

“今日省试策论的题目,被我那好女婿给猜中了!”

“哦?”

他们二人关系匪浅,都是真宗皇帝的心腹。

“就是在我宅子里居住的那个举子?”

“不错。”

曹利用摸着胡须笑呵呵的道:

“他们几个同窗都住在那里,考完试议论的时候,开始了押题游戏。”

“原来如此。”张耆也是笑了笑:“可是与你有什么关系?”

“他们几个生面孔就算押中题目,可是在东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