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只是把所见到的告诉官家,莫要被人蛊惑离间天家亲情。”
林夫人是刘娥在宫内的最大心腹。
许多事都是从她嘴里告诉刘娥的。
赵祯只是点头,他明白这些话是谁让她说的。
“好,我知道了。”
林夫人冲着赵祯行礼,目送他远去。
同样出了宫门的范仲淹与宋煊在宫内也一直不言语,待到上了驴车。
范仲淹才主动开口道:
“方才在殿中你为何总是搅和?”
因为宋煊过于跳脱,这完全不像是为了讨论出更好的结果而讨论,就是为了引起争端,宋煊才左右挑拨的。
“宋庠是太后派来的眼线,负责起居注,太后定是要看的,既然她喜欢看,那就让他看个热闹。”
听着宋煊的回答,范仲淹叹了口气:
“连起居注如此重大的事,太后都要派人来公然监督官家,足以见她根本就不想还政。”
“这很难猜吗?”
宋煊伸出手笑道:
“人无论男女,一旦品尝了权力的味道,怕是很难松手的。”
范仲淹瞥了宋煊,这小子过于妖孽。
“权力不是这么用的。”
“院长该不会天真的以为所有人都跟你一样,想要用手中的权力造福一方百姓吧?”
范仲淹看着宋煊嗤笑的神色:
“所以你是故意的!”
“当然,院长你说的再多,最终实行不下来,那也是空谈。”
宋煊瞥了他一眼:
“如今朝廷可是太后主政,她没这个魄力改革的。”
“所以你才会在殿试当中写出一份保守的策论?”
范仲淹是了解宋煊,这小子的想法可比自己还要激进。
结果殿试的策论,写的异常保守。
一瞧就不是他的风格。
不过范仲淹觉得也不排除宋煊是故意如此,避免被那些人认出他一贯的文风,从而遭到针对!
“不过是些许小手段,不得不防,只是没想到官家为了再次防止出现意外,便直接点我为状元了。”
范仲淹轻微颔首,这才是他认识且熟悉的宋煊。
就算是保守派的法子,范仲淹也觉得宋煊那篇策论写的不错。
“所以,你当真觉得我所写上执政书不够好?”
在宋史当中,把范仲淹的这个上执政书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提并论,足以见评价之高。
确实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大宋奇案在的问题,同时也成为庆历改革的蓝本。
但是,此时这个万言书的言论和见识依旧有许多不足之处。
范仲淹主要是想要整顿吏治为主,其余为辅。
只有官员变好了,朝廷的政策才能好好实行下去。
或者说此时的宋煊完全没有理解范仲淹背后的深意,他积极建言的行为,背后其实是有着他自己的价值观体现。
那就是“左右天子,为大忠”!
老范曾经盛赞在澶渊之盟中让宋真宗上前线鼓舞士气的寇准,说他能够左右天子,如山不动,却戎狄,抱宗社,天下谓之大忠!
或者说刘娥现在便是左右天子,也可以被称为大忠。
但是在范仲淹等士大夫来看,太后掌权不是一件好事。
他们是与大宋皇帝互为政权的合作者,而不是与大宋皇太后为合作者。
就算刘娥没有武则天的心,但是她的种种行为,已经被士大夫们奔着武则天的处境去想了。
“院长觉得自己写的这个上执政书,可比隆中对?”
“当然比不上!”
范仲淹不仅仅是从宋煊那里了解三国的一些故事,甚至有好事者也在说什么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是假的之类的。
这都是极为正常的,他也是看三国志的。
“隆中对的策略当时适合刘备,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当中,也并不是很好的执行下去。”
宋煊话头一转:
“况且院长自己写的这六条解决大宋问题的方案,当真能完全可行吗?”
“我甚至只瞧见固邦本的重点,其余五条都没有具体的措施,如此宽泛的方案,如何能算上一个好方案呢?”
范仲淹闻言登时愣住。
他方才以为宋煊是故意表演,来折磨那个起居郎呢。
宋庠也是出自应天书院,更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