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重新评估他的实力
刘娥不是没见过大儒。+天¨禧!小,说¨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
能成为当世大儒的人,有很多。
那帮读书人教学或者自己有学问,相互吹捧一下,便会得到那些读书人的簇拥。
这一点,刘娥早就知道他们读书人的那些鬼心肠。
但是这些大儒能配享孔庙,那概率就极低了!
所以刘娥听了宋庠的话,极为惊诧的站起来,发出了心底里的疑问。
“回大娘娘的话,当真可以。”
宋庠能听出宋煊宣扬这四句话的份量。
说实在的,连宋庠内心都极为澎湃。
更不用说其余人了。
宋煊提出的这个新思想或许就会成为“宋儒”的精神追求。
如此开创一个新儒家理论,引导后世人去追寻。
尤其是宋煊还如此年轻,谁知道他以后会达到哪种境界呢?
宋庠只希望宋煊不要被官场污染的太甚。
刘娥再得到确切回答后,又缓缓坐下。
她难以消化自己心中的惊诧。
看样子今后对宋煊能力的评估,还是要往上提一提的。
此子年纪轻轻就在士林当中有名望。
还有他那个夫子范仲淹,更是名望渐起。
这师徒两个,若是在朝中掀起波澜来,还是有些麻烦的。
虽然刘娥不惧怕政斗,比这对师徒俩更厉害的寇准、丁谓两波势力全都被她给搞败了。
寇准死了到今日都不能被平反。
丁谓则是在海南岛吃椰子,享受大母蚊子的左右伺候呢。
但是那个时候皇帝是听她的话,或者说她把控了后宫。
如今赵祯逐渐长大,作为皇太后是不可能完全把控赵祯的。
刘娥就不能像真宗末期那样行事,因为那个时候真宗是躺在病榻之上。
刘娥可以用真宗皇帝的名义去办自己想办的事。
赵祯年幼,她也可以这样做。
可是孩童总是会长大的。
最重要的是,自己不是赵祯的亲妈。
这件事目前在宫中是密不透风,可是今后什么时候漏出去,就不一定了。
世上从来都不缺乏胆子大的人。
刘娥觉得自己大意了。
不是自己把宋煊点为状元的。
倒是让六哥儿走了捷径。
宋煊虽然说话讨得刘娥的欢心,但是刘娥始终觉得宋煊不是自己人。
其次他岳父曹利用也不是自己人。
再加上宋煊与太后一派的陈氏兄弟结了仇。
今后在东京城定然要闹的不可开交。
刘娥当然不希望被提拔上来的自己人,被贬官出京。
那就是宋煊了。
按照刘娥的设想,她是想要用宋煊这个刺头去敲打敲打陈氏兄弟。
因为她发现所谓的太后一党,也并不都是听自己的话。
殿试皇帝要追查的案子,也是被她强行中止了。
就算是有证据,也变成没有证据了。
现在听着宋庠如此吹捧宋煊,刘娥可不认为是在捧杀宋煊。
因为宋庠的人品,她还是相信的。
刘娥示意林夫人把宋庠的家书还给他。
宋庠拿过来之后,微微拱手。
那么多来游学的学子,都听到了宋煊的讲话。
等他们各自返回家乡,在自己的同窗圈子里定然会大肆宣扬。
可以说。
宋煊抓住了一波宣传的好机会。
这些学子会自动带着他的“思想”传播四方的,并且在他不知道的时间里,在他的旗下聚集一大批簇拥。
宋庠觉得出现几个要追随宋煊求学问的学子,那也是说不定的事。
随着宋庠告退,刘娥把宋煊那应天四句写在了纸上,随即让林夫人把这张纸给吕夷简送过去,告诉他一声。
林夫人也有官身,她倒是没有直接去找吕夷简,而是吩咐了一个宦官。
正在处理政务的吕夷简接到了纸条,还是太后身边宦官送来的,他以为是有什么单独交代的事。
毕竟刘娥习惯绕过两府,通过身边的宦官直接发布命令。
吕夷简就听着宦官交代,说是宋煊返回家乡,应邀在应天书院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