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大官人的恩情还不完
“老师,您说的话我没明白什么意思。优品晓税惘 耕新罪哙”
孙奭给贾昌朝说了一下宋煊要给自己部下的孩童专门搞一个私塾的事,今日来就是想要找自己来问一问。
“什么?”
贾昌朝大怒:
“让我去给一帮吏员之子讲课?”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贾昌朝没有被孙奭举荐前,可是在国子监讲课。
国子监是什么地方?
那人家的父母非富即贵不说,就算最次那也是武将之子。
现在我都升官了,脱离了国子监,结果要去给一帮吏员之子讲课。
这不是越干越回去了吗?
不说国子监那群师生如何看我,就说朝中同僚知道了,也必然会耻笑。
孙奭瞧着自己的学生如此巨大的反应,贾昌朝连忙道歉。
他只是摆摆手:“方才我说的话,你是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
“老师,我不明白。”
孙奭站起身来,瞧着屋子外面,听着蝉鸣:
“天下想望至治,唯有以崇德布化,惠恤黎庶,则兆民幸甚。”
“那些吏员之子便不是大宋子民了吗?”
“难道你贾昌朝也是一直都觉得自己出身名门望族,所以才看不起天下人?”
“学生不敢。”
贾昌朝连忙躬身道。
“别忘了,你是怎么进入官场的。”
贾昌朝面色有些通红。
毕竟是靠着拍皇帝马屁才有机会获取同进士。
像他这种出身之人,天生就要比宋煊这类正经八百考中进士的人,要矮上一头。
在官场上,厮混多年,都不如进士科提拔的快。
文人相轻可不是平白无故的。
贾昌朝很注重自己如今的身份,继承了孙奭的衣钵,所以当宋煊提出来应天四句后,他是十分嫉妒的。
凭什么我们循规蹈矩学习几十年,他还没有进入官场,就靠着几句嚷嚷的话,就能当上儒学领袖?
凭什么?
更何况以权势欺压学术,自古有之。
从大宋开始,儒家就开始宗教化了。
无论是秦应还是贾昌朝此举实在正常。
他们不说直接给你来个烈火焚身净化思想,那也是无穷无尽的打压!
如此才能取得儒家正统的解释权在自己手中。
孙奭叹了口气:
“子明,我听大相国寺的僧人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但是宋十二的学识不在你之下,没必要与他交恶的。”
“官场之上,有些人不是你此时打压打压,他将来就不会位居你之上的。”
听了孙奭的话,贾昌朝脸色红一阵青一阵的:
“不是,不是。”
“老师,我没有那个意思。”
“就是觉得他公然提出应天四句实在是过于狂妄了。”
训诂学最终目的是弄懂文本的旨意。
所以一些儒学经典的最终解释权可都是在他们手中。
现在宋煊提出为继往圣绝学,那就是他宋煊想要最终解释权。
这不是公然撼动他们的根基,又是什么?
贾昌朝不明白,老师为什么如此不重视这个问题。
还是他老了,不在乎这个了?
“他狂妄也好,不狂妄也罢,全都是为了鼓舞士子们努力进学。”
孙奭瞧着脸色微变的贾昌朝:
“我让你去帮帮他,也是为了你将来铺路,我退下后,在朝中日后还有谁能提拔你?”
“虽然得了我的举荐,可你如今只是个试中书。”
孙奭言外之意好理解。
这个试用期要是不合格,那你就继续回到国子监说书。
况且你十年前入仕便是一个正九品的县主簿。
如今也不过是个正八品的国子监说书。
想要往上爬,很难的。
宋煊前途光明。
旁人不清楚皇帝的想法,孙奭能不清楚吗?
他可以肯定当今官家今后定然会重用宋煊的。
不说以后,就算是今日官家对于宋煊的关注度也极高。
但是有些话,孙奭也不能说的那么明白。
若是自己这个弟子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