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颗幼芽在她心底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成为她毅然辞职来投奔林宇的强大动力。
本以为陈凯的热烈追求,会像一把火,点燃林宇内心深处隐藏的情感,让他正视自己对夏晓的感情。可现实却像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她所有的期待。林宇在察觉到夏晓和陈凯的关系后,表现出的大度简直超乎想象。
在林宇眼中,陈凯是公司技术部门的中流砥柱。尽管陈凯平时性格木讷,不太擅长言辞,和人交流时还有些腼腆,但他在技术领域的钻研精神和扎实功底,那是有目共睹的。每一次软件架构的优化升级,陈凯都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凭借自己精湛的技术让系统变得更加稳定高效。而且陈凯和夏晓年纪相仿,有着相似的成长背景和生活节奏,在林宇看来,他们俩在各个方面都十分般配。
于是,林宇开始在各种场合,有意无意地为夏晓和陈凯牵线搭桥。在团队会议上,讨论到技术创新话题时,林宇会突然话锋一转,笑着对大家说:“你们看陈凯,上次在软件优化时提出的那个算法改进方案,不仅大大提升了系统的运行速度,还降低了资源消耗。他在技术上的这股钻研劲儿,和夏晓在数据分析上的专注程度简直如出一辙。我相信,要是他们俩能多合作交流,肯定能碰撞出更多创新的火花,咱们公司的业务也能跟着迈向一个新的台阶。”说这话的时候,林宇的眼神在夏晓和陈凯身上来回流转,满是期许。
私下里,林宇也会找机会和夏晓谈心。有一次,两人在公司的走廊上偶遇,林宇便停下脚步,语重心长地对夏晓说:“夏晓啊,我看陈凯这小伙子挺不错的。他平时虽然话不多,但为人特别踏实靠谱。工作上认真负责,生活里也很自律。遇到这样的人不容易,你可别错过了。感情的事儿,有时候得跟着自己的心走,好好珍惜眼前人。”夏晓听着林宇的这番话,表面上只能微笑着点头,心里却像打翻了调味瓶,各种滋味交织在一起。
林宇的这些举动,就像一把把尖锐的双刃剑,直直地刺进夏晓的心。她心里又气又急,无数次在心里暗暗骂林宇是个榆木疙瘩,十足的钢铁直男,怎么就察觉不到自己的心意呢?她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辗转反侧,脑海里都在构思着如何向林宇表白。她想象着自己站在林宇面前,鼓起勇气说出那些藏在心底许久的话,可每次一想到表白后可能得到的是林宇礼貌而又疏远的拒绝,她就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所有的勇气瞬间消散。她害怕一旦表白失败,自己和林宇之间那层微妙的关系就会彻底破裂,连最后的一丝幻想和期待都会化为泡影。
而另一边,陈凯对夏晓的感情,就像夏日里的骄阳,愈发炽热。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办公室,夏晓总能在自己的工位上看到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那是陈凯特意为她准备的,还贴心地根据她的口味加好了奶和糖。每到周末,陈凯都会精心安排各种活动,有时候是去郊外爬山,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有时候是去艺术展览馆,欣赏那些精美的画作和雕塑,提升艺术修养。在爬山的过程中,陈凯会时刻关注着夏晓的状态,帮她背包,在陡峭的路段还会伸手搀扶;在展览馆里,陈凯会认真地为夏晓讲解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眼神里满是温柔与专注。陈凯的这些真诚和用心,夏晓都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她也尝试着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和陈凯的相处中,可每当陈凯深情地看着她,想要更进一步时,她的脑海里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林宇的身影,内心的天平就会开始摇摆不定,始终无法做出抉择。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公司组织了一场行业研讨会。来自各个领域的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夏晓、林宇和陈凯都有幸被安排在会上发言。夏晓站在台上,身着一袭干练的职业装,眼神坚定而自信。她条理清晰地汇报着数据分析的成果,一个个精准的数据、一张张直观的图表,在她的讲解下变得生动而有说服力。然而,在发言的过程中,她的眼神却时不时地飘向台下的林宇,试图从他那熟悉的脸上捕捉到一丝特别的神情,哪怕只是一个微小的眼神变化,她都希望能从中解读出林宇对自己的在乎。
林宇坐在台下,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专注地听着夏晓的汇报。他的脸上始终挂着那副温和的笑容,不时地点头表示认可,就像在欣赏一位优秀同事的精彩表现,没有任何异样的情绪流露。反倒是陈凯,从夏晓上台的那一刻起,目光就像被磁石吸引一般,紧紧追随着她。他的眼神里满是欣赏与爱慕,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夏晓一个人。
研讨会结束后,人群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