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看见在薛灵洋和霍羽的身后,有一个覆盖着白布的棺椁。
昭元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片晌后颤抖道:“一切等陛下定夺吧。”
*
宣政殿外,停放着高渐漓的灵柩。
长孙默,薛灵洋,霍羽三人跪在殿外,求昭宁帝赐罪。
昭宁帝许久未动,也未说话。
一炷香后,从凰椅上站起来,踩着宣政殿的金砖,一步一步行至殿外,每一步都踩得很实,很沈重。
“前因后果,如实禀报。”
长孙默开口道:“半月前,战况已近尾声,可天突然下起了冰雹,一时作战困难。高大人接到军报后不顾营中士兵的阻拦,带了五万大军奔赴前线支援。就在敌军败退准备回营的时候,中了弓箭手的埋伏。高大人虽中箭,伤口却不深,军医当时检查了箭和伤口也没发觉异常,可到了营中却突然毒发……”
长孙默边说,眼泪便往外涌,一旁的士兵奉上那支箭,昭宁帝却没有接。
反倒是慕容淑接过了那支箭,仔细检查了一瞬,念入电转,反应过来道:“陛下,这箭尖带有孔洞,是特制的,毒应是做成药丸藏在箭内,并且裹了蜡,所以在军医检查伤口的时候,才不会发现,等到蜡完全融化,便会毒发。”
昭宁帝点点头,没有降罪。
随后淡淡地下令道:“追封高渐漓为太师,以正一品仪制,葬入永陵。”
“丞相大人随孤去紫宸殿,其馀人都散了。”
昭宁帝一步步下御道,在高渐漓的灵柩前停留了片刻后,转身朝着紫宸殿而去。
百官不论品级,不论资历,不约而同地朝着灵柩停放的方向下跪叩首,以最直接的方式对着这位大周朝的第一谋士进行了最后的告别。
*
高府,白帐挂满了屋檐,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景象,还是十一年前。
千尘和千悦身着白衣,头戴白帽,跪在高渐漓的灵前。
千尘眼角泛着红,默默不语,千悦则好几次哭得昏了过去。
随着来悼念的人越来越多,千尘实在无暇照看千悦,可任凭下人怎么劝,千悦都扒着棺材不肯走。
恰好此时,慕容氏前来祭拜。
在千尘的授意下,慕容琛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竟让千悦乖乖地去了后府。
*
酉时三刻,紫宸殿女官奉命来到高府。
自大周第三代武皇平英帝在位时期,就形成了一条明文规定。
凡是为公事而死的官员,天子都会特许官员的家人一个合理范围内的心愿。
就在三个月前的薛府,同样的一幕也发生过。薛蠡没有孩子,所以许愿的权力自然而然落到了侄女薛灵沄的头上,当时薛灵沄提出的要求官升一等,昭宁帝应允了。
“高小姐,高公子不知有何心愿否?”
“我要母亲活过来。”千悦道。
“阿悦。”千尘低声斥道。
女官没有生气,只是淡淡说:“高小姐,人死不能覆生,节哀。”
“小妹伤心过度,有些说胡话,还请大人见谅。”千尘道,“臣有一心愿,还请大人代为转达陛下。”
“公子请讲。”
“臣想请陛下赐一枚免死金牌。”
众人本以为高渐漓一死,千尘会为巩固高氏的地位,为自己或千悦请封爵位。
这免死金牌虽可免死,可大周向来以仁政治天下,除非是罪大恶极之徒,鲜少有判死刑。
况且高氏无嫡系后辈在朝中任职,更扯不上的什么官场斗争,一众人实在无法理解高千尘放着好好的封爵机会不要,竟然求这么一块形同花架子的免死金牌。
“高公子,你可想好了。”
“臣想好了。”
“本官会将高公子的心愿禀报陛下。”女官道,“陛下还让本官给高公子带句话,两年前陛下的承诺还算数,若是高公子愿意,可随时去紫宸殿找陛下兑现诺言。”
千尘神色无波,坚定道:“臣多谢陛下美意,只是臣那日已对天立誓,神明在上,不可违背。”
女官凝视了千尘片晌,轻叹了口气出了高府。
“姑奶奶,你可别哭了,眼睛都肿了。”慕容琛道。
*
“我要母亲活过来……”千悦坐在后院的池边,泪水打湿了衣袖。
慕容琛撅撅嘴,知道他不论说什么她都是听不进的,人与人的悲喜总是不能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