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
相聚不过几日,纪危舟便带着都护军离开。
崔时清并没有多少伤感的时间。
残破的城墙,求生的流民,还有一城的老幼妇孺。
她想要纪危舟顺从天命平定叛乱,也想要助他一臂之力,让一地一处太平丶让天下海晏河清。
届时,或许。
天道会愿意容她丶容他们厮守一世。
崔时清以这样的私心,没有保留地调集各处粮仓,命昌隆兴掌柜跟在纪危舟身后,安置流民败军丶开垦建屋。
她则留在茂县,看着被人为毁掉的废墟,一点点重建起来。
等着,一人归来。
*
春日晴朗,新开垦的农田整整齐齐,只等着播种早稻。
“嘻嘻,快来!”
“等等我呀!”
稚童高举新画的纸鸢,小小的身体从大人腿侧穿过,古灵精怪的模样,逗得田间的众人一阵好笑。
作为支援春耕的大财主,在县令刘继谦一再邀请下,崔时清应下了视察田地的活计。
但田地丶尤其是光秃秃的田地,崔时清只走了一圈便没了兴致,好在手下养了不少能人,倒也不必她事事费心。
正要回城,几名小儿女在不远处你推我搡着,眼巴巴地瞅着她。
这些小东西要做什么?
崔时清暗忖着,微扬下颌,冷傲地回视过去。
几人又相互拉扯了几下,终于派出了一名七八岁的小儿。他迈着小短腿,双手背在身后,羞怯地靠近。
“县主阿姐。”
小儿黑黑瘦瘦丶眼睛却格外明亮,崔时清微扯唇角,问:“何事?”
小儿仰望着她,拿出了藏在身后黑面馍馍,小小的双手珍重地捧着,踮着脚递了上前。
“这是黑面馍馍,不是树皮做的,给丶给您!”
“给我?为什么要给我?”崔时清难辨情绪地看着小儿手中的黑馍馍,嗓音有些紧绷。
“因为好吃呀!我们也想让县主阿姐有这么这么好吃的馍馍!”
小儿通透纯粹的目光,像是可以穿透一切。
崔时清感到浑身都不太自在,眼眶更被春日的艳阳晒得热热的,无法平静地与小儿对视。
沈默了许久,她把黑面馍馍掰成两半,把其中一个交还到小儿的手上。
“我只能吃半个。”
小儿眼中再无迟疑,欢欢喜喜地跑回小夥伴身边分享剩下半个馍馍。
她目送着小儿女离去,慢慢咀嚼着口中有些干涩丶却远胜过记忆中以榆树皮做的口粮。许多她以为痛苦的往昔,因为口腔中蔓延的黑馍馍独有的一丝清甜,而少了份沈重。
崔时清瞥了一眼云霞,吩咐道:“派人去慈幼局瞧一瞧有无短缺。”
云霞低声领命。
主仆二人无话,便一前一后慢步着。
安静的田野,蓦然响起马蹄声。
崔时清举目望去,因强烈的日照眩晕了一瞬,她紧闭着眼睛缓了缓,才擡起握着馍馍的手半着日光看向来人。
先是沈稳的马蹄丶红白毛色的骏马丶缰绳上修长有劲的手指丶挺拔健硕的身板丶晒成麦色的俊美容颜又多了几分摄人的资本。
不止是精致五官带来的冲击,还有从战场上归来,还未收敛的锋芒。
崔时清怔楞地望着纪危舟,还未等人下马,腰间一紧,便被健壮的手臂揽腰抱上了马背。
骏马疾驰,掀起一阵凌厉的狂风,相拥同乘的夫妇转瞬便消失于众人的视线中。
某一个紧闭的屋子。
金娇玉贵的女娘被压在浴桶边,承受着飞溅的水花,呜咽着丶偏无力抵抗。破碎不堪的叫骂声,莫说威慑,反惹得郎君愈发痴迷,丧失了所有克制。又是哄骗丶又是趁虚而入,直要把积攒数月丶越发醇浓的思念,在这春日下尽情迸发,热烈而缠绵。
直到夜色降临。
崔时清迷迷瞪瞪地饿醒,气不打一处来,张口就在硬邦邦的肩头啃了一下。
温香软玉在怀,连日赶了几天路的纪危舟也睡得有些迷糊,对于这分不清是啃咬丶还是亲吻的触感,并没有想太多,直接翻身压在女娘身上,鼻尖磨蹭着纤细的颈项,双手又动了起来。
“浑丶浑蛋!够啦!”
“不够,怎么都不够。”纪危舟的声音微哑。
“……”看着还带着水气的黑眸,崔时清有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