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96章 “未雨绸缪”张四维,火眼金睛沈子珩

第96章 “未雨绸缪”张四维,火眼金睛沈子珩

应如何查?”

沈念眉头一皱。

他猜测,张居正定要说以大局为重。

因为当下的内阁离不开吕调阳。

虽然可选六部尚书补进内阁,但六部尚书的空缺还要寻人来补,易影响新政。

自正德朝以来,大明朝的内阁阁臣都是不会轻易调换的。

张居正大步走出,拱手道:“臣以为,应以大局为重。”

在国事面前,张居正向来都是一个懂得变通之人。

只要为了新政,他可以对许多违背大明律的事情,视而不见。

这一刻,沈念眉头紧锁。

此刻的他若拿出汤显祖写下的证据,恐怕已无大用,此证据太单薄,不足以证明吕兴周的清白。

一旦查出吕兴周有问题,内阁就要缺一根顶梁柱了。

外加吕调阳一心想要请辞,小万历与张居正都不愿此等情况出现。

小万历微微点头,道:“对,应以大局为重。”

听到此话,李宗沐立即拱手道:“臣知晓该如何做了!”

王宗沐若让吕兴周无罪,方法甚多。

比如:可称张园内的官伎实为教坊司刚刚脱籍的歌伎,已与教坊司无关;然后称此事乃是丝绸商李文来与生员封永共同谋划,将大事化下,最后将参与的举人、生员、商人全都训斥一番,此事也就结束了。

就在大家都以为此事将盖棺定论之时,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马自强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此案不可如此办。吕阁老向来清廉持正,其子吕兴周也未有过恶名,不可能做如此奢靡之事。若搪塞过去,将大事化小,反而坐实了吕兴周倚仗父权召官伎去私宴之罪名。”

“这只会使得吕阁老名声受污,臣建议,一查到底,还他们清白!”

听到此话。

张四维率先开口道:“马尚书,此处并无外人,我就直言了!”

“我也相信吕阁老,相信他的儿子,但此事若真查出是吕兴周的主谋怎么办?即使是别人借他之名召来了官伎,科道言官必会弹劾,吕阁老仍会请辞。吕阁老若致仕,内阁怎么办?朝廷怎么办?孰轻孰重,你掂量掂量!”

“无须掂量,国法高于一切,必须一视同仁!”马自强说道。

马自强与张四维乃是儿女亲家,不过二人私人关系一般,在政事上有很多分歧,也总是辩论吵架。

此刻,张居正没有说话。

他没说话,其实是默许了张四维的话语。

这时。

沈念见有马自强站在了最前面,当即迅速出列。

“陛下,臣亦赞同马学士之言,依照吕阁老的脾性,若知陛下为了吕阁老留阁,故意偏袒他的儿子,恐怕……恐怕不会认为这是皇家的恩惠,而是将其当作仕途的一个污点,若因此晚节不保,吕阁老可能不仅仅会致仕,有可能……可能会想不开!”

听到“想不开”三个字,张居正轻捋胡须的动作停了下来。

若真以“大局为重”的结果反向调查此案,吕调阳知晓后,还真有可能想不开。

“沈念,莫胡说八道,吕阁老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脆弱!”

“为了内阁,为了朝政,必须要以大局为重。当下的京师,官员商人应酬者甚多,已成世风,宴中携妓,比比皆是,若严惩此种情况,那民间街头的其他豪奢宴饮,要不要控制?要不要严惩?朝廷哪有那么多精力!”张四维高声道。

听到此话,沈念明显一愣。

他突然意识到今日的张四维表现有些活跃。

平日议政,有皇帝和张居正在的场合,他说的最多的话都是:臣附议。

并且,吕调阳致仕,其实会使得他的地位提升。

在沈念心里,张四维并不是那种大公无私、一心为朝廷计的官员。

这一刻。

沈念脑海里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有没有可能,此事的幕后主使者是张四维?

张四维筹划此事。

不是为了使得吕调阳致仕,而是为了小万历与张居正说出破例的五个字:以大局为重!

他笃定。

吕调阳之子涉嫌勾结商人,涉嫌滥用公权,张居正会以大局为重将大事化小,避免吕调阳致仕。

此先例一开。

待来日海瑞调查出山西官商勾结之事,查到他,张居正也应以大局为重,对其网开一面。

不然他完全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