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152章 海瑞请辞!沈念:国有一老,如有一

第152章 海瑞请辞!沈念:国有一老,如有一

第152章 海瑞请辞!沈念:国有一老,如有一宝

五月二十二日,天气愈加炎热。′k?a·n?s?h`u/b`o_y,.,c~o-m·

北直隶的麦子陆续收割完毕。

虽然年初有过一段干旱,但影响不大,今年仍算得上是一个丰收的麦忙季。

此次麦收过后。

从宗藩手中清查出的田地以及他们“自愿”捐献的田地,便全归朝廷处理。

与此同时,在张四维与王崇古的配合下。

身在山西的方逢时与海瑞对张王两族以及触犯法令的晋官晋商,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

那些被张王两族推出的替罪羊,定然是要严惩的。

那些私售粮铁给蒙古、女真人的奸商,定然是要严惩的。

那些侵占军饷、倒卖勘合官文、勒索藩属财物的枉法之官,定然是要严惩的。

因张四维与王崇古往昔之功。

他们的直系亲属们破财降官免灾,得到了轻惩。

可以预见的是——

用不了一年,被禁商、被禁兼并土地的张王两大家族就会变成山西蒲州的两个普通家族。

只要张王两族的族人听话,凭借当下的族中之财,依然可以过着富足的日子。

若不听话,朝廷下次的手段就不会如此仁善了。

接下来,两大晋商巨头的生意,将会转移到无数小商人身上。

买卖也会变得更加公正透明。

这对山西的商贸而言,无疑是一次腾飞的机会。

至于边贸互市。

合乎条例的商贸几乎不受影响,而那些见不得光的买卖,则是全部被铲除。

因戚继光与李成梁配合着在边境练兵,目前并未与蒙古人发生军事上的冲突。

张王两族之事,在民间也引起了巨大反响。

很多书生士子、商贾农人都在夸赞海瑞,称朝堂有海瑞,实乃大明之幸,天下百姓之幸。

他们做梦都没想到。

朝廷竟同时处置了一名内阁阁臣与一名部堂官,还将他们的家族连根拔起。

这在往昔,根本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

五月二十五日,午后,天气燥热,窗外蝉鸣阵阵。

翰林院,沈念的公房内。

沈念埋头撰写,准备着明日午后为潞王讲学的讲案。

他不一定完全照着讲案讲,但必须提前将讲案交上去。

这是规矩。

这时。

负责沈念日常杂务的文吏文胜快步走到门前,敲过门后,高声道:“沈侍讲,近日添补的笔墨纸砚到了!”

“拿进来吧!”沈念开口道。/看,书.屋?小`说+网· *更~新`最?全_

文胜将笔墨纸砚放到一旁的木柜中后,又道:“沈侍讲,各个衙门都传开了,海佥院上奏请辞,欲致仕回家。”

“嗯?”沈念略带疑惑,问道:“这……这是何时发生的事情?”

“请辞奏疏应是近午时到达通政司的,然后便被送到了内阁,具体内容还不清楚,预计明日常朝会提及此事,各个衙门的官员几乎都知道了。”

沈念点了点头,然后朝着文胜摆了摆手,后者立即会意,迅速退了下去。

沈念坐在桌前,慢慢思索起来。

海瑞请辞,完全在沈念的意料之中。

朝廷去年请海瑞出山,是为了让他彻查张王两族之事。

而今任务完成。

海瑞作为正四品的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应迅速返京。

右佥都御史乃是坐院官。

即海瑞在无外派差遣的情况下,接下来应在京师都察院供职。

然海瑞很清楚。

自己藏了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且不言不快,京师绝大多数官员都不喜欢他。

比如这次。

海瑞知晓朝廷召开闭门常朝并将他的奏疏《官商蠧国疏不予公布是为了大局,但他不喜欢这样做。

他认为当下的朝廷应尊崇太祖之法,对所有贪官污吏一律严惩,才能使得天下官员忌惮。

但他知,朝廷不会循着他的想法去做。

海瑞知晓,自己若留在京师,一众京朝官不自在,他也将更不自在。

故而他在山西的公差即将完成之后,欲致仕还家。

这个念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