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万历也没有立即返回寝殿,而是在文华殿等待殷正茂与沈念的奏疏。
他对二人有一种莫名的信任。
总觉得此事最后还是要靠着二人解决。
约一刻钟后。
沈念与殷正茂的联名奏疏呈递到了小万历的面前。
小万历看后,先是一愣,然后忍不住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还是沈侍读,整个大明,唯有他能写出这样的良策!”
说罢,小万历大步朝着寝宫走去。
看罢这份奏疏,他便知明日之局已解,今晚可安心睡个好觉了。
而此刻,内阁值房内。
张居正三人看罢殷正茂与沈念的联名奏疏后,也都是笑容满面。
此奏疏。
正是他们心中期盼的能给他们带来惊喜的奏疏。
张居正轻捋长至腹部的胡须,笑着道:“二位,待明日此策通过,老夫做东,二位作陪,请他们两个吃顿饭。这道策,不仅言恤民,而且言新政,价值大焉!”
“明晚,老夫要敬他们二人一杯!”吕调阳甚是兴奋地说道。
“应该!此策值得咱们三人向他们敬杯酒!”马自强一脸认真地说道。
……
翌日清晨,皇极门下。?比¢奇`中\文.网_ !更/新-最_快~
文武百官齐聚。
殷正茂与沈念亦在队列中。
待群臣行过跪拜礼后,小万历便令通政使司当值官员开始朗诵官员们的奏疏。
通政使司官员已将奏疏精简,专念主题大义,有内容重复者,只念更好的那份,有胡言乱语、言之无用的奏疏,直接弃而不念。
有官员提出《恤民八策》。
主要阐述漕运劳力们的衣食住行与身后事应如何解决,比如朝廷发放耐磨工服,漕运衙门提供麦饼、蔬菜、腌肉、夏之凉茶、冬之热汤姜茶,工伤而亡,朝廷提供棺材等。
有官员提出《惠工均役策》,即规范漕运劳工们的月钱与作息时间。
他们认为只要月钱透明够数,无人克扣,外加遵从规定的作息时间,运河两畔的民怨自然能够解决。
还有官员提出各种意外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
如遇大风、暴雨、大雪、干旱等恶劣天气,或有修坝固堤等任务,应另增酬劳,增加时限等。
还有官员提出对年老体弱或童工应特别照顾,减少他们的工时,提高他们的月钱,为他们安排较为轻松的劳务等等
……
众官员所言,大多都是从实情出发,确实有恤民之用。
不过较为琐碎。
一些官员听到这些奏疏内容后,很自得地扬起脑袋,感觉他们已将所有抚恤漕运劳工的良策都道了出来。
殷正茂与沈念再提,最多也就是锦上添花了。
待这些奏疏念完后。
“咳咳!”
小万历干咳一声,待所有官员都看向他,朗声道:“众卿的奏疏皆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头痛治头,足痛治足。你们好好听一听殷阁老与沈侍讲的奏疏是什么样的?”
听到此话,官员们的面色都变得严肃起来。
听小万历此话,似乎他已认可了殷正茂与沈念的奏疏,并认为二人的策略要比他们强许多。
户科给事中王蔚等那日站在太阳下暴晒的官员全都竖起耳朵。
他们要听一听殷正茂与沈念的奏疏到底好在哪里,是不是有存在明显的缺漏之处未被发现。
随即。
通政使司开始朗诵殷正茂与沈念的奏疏。
二人的奏疏:名为《恤民养工总策》。
“恤民养工,王政之本。”
“今运河之上,民怨沸腾,实乃赋役繁苛,官吏贪墨,用民无法无令所致。”
“此等隐疾,非漕工独有,非官差役籍类,如织工、矿工、窑工、锻工、漆工、绣工、、石工、木工、马夫、更夫、盐工、造船工等,皆受剥削之苦。”
“恤一业不如恤百业,一条鞭法后,差役皆转雇佣,不如明令条例,定百业受惠之条令!”
“官府雇佣,应立契约文书,明载工期、工银、医药、免劳役细则,病而给医药,亡而出棺,不至于使得良民沦为贱仆。”
“各行各业,皆应有细则。如:待矿工,深矿须通风,以保障安全;待纺织女工,须给哺乳之假,以减溺亡女婴之例;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