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193章 小阁老笔!人红是非多,钱塘沈家霸

第193章 小阁老笔!人红是非多,钱塘沈家霸

第193章 小阁老笔!人红是非多,钱塘沈家霸市

正月二十一日。′s~o,u¢s,o.u_x*s\w*.?c?o.m!

百官年假结束,京师各个衙门逐渐恢复正常。

自上元节后,便陆续有锦衣卫搜集的关于各个地方讨论《抑兼并三策》的话语传入京师。

小万历命通政使司将其整理成文,送各个衙门阅览。

有赞同声,也有反对声。

赞同者,以民间书生、底层百姓为主;反对者,主体则是一些士绅地主、地方豪强。

这全在小万历与内阁的意料之中。

而令他们意料之外的,是南京一众官员纷纷上奏支持抑兼并三策。

小万历本以为这些官员不发声便算支持,还特意派遣厂卫监视他们,以防有小动作,没想到这些名下兼并之田甚多的官员们如此听话。

另外,各地宗藩也都未发出抱怨之声。

这得益于小万历对武清伯的不留情以及去年对河南宗藩的态度。

其余反对者,理由五花八门。

有官员称:土地肥瘦不均、难以丈量,有地方官吏为考绩会将田埂、沟渠计入耕地面积,变相为百姓加税。

有边关将领称:边境田地复杂,丈量易激起边患,建议对边境贫瘠之田施以特例。

还有豪强地主哄骗百姓,称“丈量一次,百姓破产一次,寸土皆税,人人加税”,使得许多百姓在官衙闹事,生成民怨,将此政策污为苛政。

……

对此。

小万历命内阁将这些反对的理由全都记录起来,逐一解决。

该解释解释,该量刑量刑,该补充条例便补充条例,欲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全都扼死在摇篮中。

那些哄骗煽动百姓的商贾豪强,将被加罪惩罚。

……

正月二十五日,在吏部的安排下。

三百零五名进士包括十二名庶吉士,皆被外放,安排在州县任职,或为知州、知县,或为县丞、主簿。

这些人,虽然经验少,但干劲十足,外加去年观政时被朝廷的各种新政改革之策熏陶,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他们必将是冲在“全国丈田与一条鞭法”政策最前方的一股巨大力量。

庶吉士中。

冯梦祯、汤显祖、吕兴周这三个完全有能力留馆的官员,皆申请外放,且自请前往贫困偏远之处。

这让小万历甚是感动。

当即写了一幅“恤民之官,方为国器”的大字,送到了翰林院庶常馆。/0/0?小?税*惘. ,冕/费·跃¢毒,

这些新晋官员的行为,将会影响到后续参加科举的许多学子。

小万历直接令吏部表态,称:唯才是举,不循资历,凡有突出实绩者,皆可特例擢升,而不以年资为衡。

……

正月二十八日。

小万历命内阁与翰林院诸官员将沈念的抑兼并三策又完善了一番。

此举意味着:全国丈田,抑兼并三策,已是年初必行之策,谁也不能阻止。

就在这时。

民间夸赞沈念的声音越来越多。

许多书生士子在讨论沈念时,直接将其唤作小阁老。

往昔,有人唤沈念为小阁老,乃是调侃。

而今,许多人都觉得沈念入阁只是时间问题。

二十八岁担任从五品的翰林侍讲学士,成为部堂官已是板上钉钉,而入阁,则也有八成以上概率。

还有文人在民间小报上称呼沈念是:虽无阁老之职,然有阁老之权。

若是一般官员被冠以这样的名头,绝对会被吓坏,然后迅速上奏请罪,以脱僭越之嫌。

但沈念根本不加理会。

他能感觉到,有人在暗中捧杀他。

这些人因“抑兼并三策”将沈念捧起来,日后此策若出问题,那沈念就是首罪。

另外,沈念感觉一些官员是因不想张居正提前归朝而支持此策。

沈念无畏这些流言。

当下的他,做官只秉持两点。

其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其二,苦一苦百姓,不如苦一苦官员。

……

二月初一,清晨。

皇极门下朝会。

小万历下旨昭告天下:“全国丈田,依照沈念所提的抑兼并三策,正式施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