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萧逸尘没有听从萧云逸的劝告,而是直接写了一封奏书,将此事的来龙去脉详细地写明,派人快马加鞭送回京城,呈递给圣威大帝。他相信皇帝会明察秋毫,给自己一个公道。
而在京城之中,那些大臣们得知萧逸尘竟然敢上奏疏告状,也开始紧张起来,他们纷纷聚在一起商议对策。有的说要在奏书到达皇帝手中之前截下它,有的则说要想办法在皇帝面前抹黑萧逸尘,说他是故意小题大做,扰乱军心。
与此同时,边境的战事依旧紧张。敌军似乎察觉到了大永王朝内部出现的这些小风波,趁机加大了进攻的力度。萧逸尘一边要应对外部的敌军,一边还要操心粮草之事的后续发展,可谓是焦头烂额。但他没有丝毫退缩的意思,反而更加积极地鼓舞士兵,稳定军心,凭借着自己的威望和领导能力,让营地的士兵们依旧保持着顽强的斗志,坚守在边境防线之上,等待着朝廷的回应和下一步的指示。
在这重重阴谋与外部压力之下,萧逸尘宛如在狂风巨浪中航行的小船,虽然艰难,但却始终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那就是守护大永王朝,同时也在这残酷的斗争中为自己争得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