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完结下
绵绵冬雨里,一辆马车驶进上京。
一只素白纤细的手,掀开帘子,紧接着,露出帘子后的一张芙蓉面。
“原来上京是这样的。”马车里的人,不但面若芙蓉,声音也极其柔美。
侍女也趴在窗边,两眼放光看着外面。
她们主仆是从楚地而来。
袁家在楚地,勉强也算得上是个“望族”,袁纯茹又是家中嫡长女,吃穿用度,无一不是最好的。可直到来了上京之后,袁纯茹才发现从前楚地的繁华,不过是她坐井观天罢了。
看了片刻,袁纯茹放下帘子,重新坐了回去。
侍女秋雁在旁小声抱怨: “三小姐也真是的,这大雨天的,她怎么都不知道,提前派人来接大小姐您一程啊!还让我们自己巴巴的进宫。”
“慎言。”袁纯茹气质温婉,即便是训斥人时,声音都透着温柔,她道, “如今三妹妹已是皇后了,你不可对她不敬。再说了,我此番是为来求三妹妹庇佑的,也合该我们主动去拜见三妹妹才是。”
他们主仆俩正说着话,马车停下了。
车夫在外面道: “大小姐,宫门口到了。”
侍女秋雁忙先下马车,撑着伞扶袁纯茹下来。
伞檐擡起,看着面前巍峨的宫门时,袁纯茹攥着帕子的手紧了紧,而后这才款步上前。
***
内宫里,袁三娘正披着蓑衣,在殿中的菜园子里拔她种的萝卜小青菜等。有宫人进来禀报: “皇后娘娘,袁大小姐求见。”
“大姐姐她这么快就到上京了呀”
袁三娘眼睛一亮,忙吩咐道: “快请快请。”
不一会儿,袁纯茹便袅袅婷婷从外面进来了。
原本姐妹相见,是该痛哭一场的,可甫一进来,看见袁三娘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左手提着带泥的萝卜,右手拿着棵大白菜时,袁纯茹便顿了顿,继而屈膝冲袁三娘行礼: “民女参见皇后娘娘。”
“哎,大姐姐,不必多礼,不必多礼。”
若在往常,袁三娘早就冲过去扶袁纯茹了,可今日她手上不得闲,正欲唤左右宫人去拉袁纯茹时,已有人先一步纠正道: “皇后娘娘乃一国之母,见娘娘需得行拜礼。”
“哎,黄嬷嬷。”袁三娘有心想阻止,可陛下是这位黄嬷嬷一手带大的。且黄嬷嬷为人严厉,如今又是她宫中的掌事嬷嬷,袁三娘也怕她。
袁纯茹咬了咬唇角,终是膝盖一弯,跪在了冰冷的石板上,冲袁三娘行了个大礼: “民女拜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黄嬷嬷又转头去瞪袁纯茹的侍女。
侍女瞬间被吓的魂不附体,扔掉了手中的伞,也跟着跪了下来行礼。
“哎呀,好了好了,你们几个还楞着干什么,快把大姐姐扶起来啊!”
宫人们这才上前,手忙脚乱去扶袁纯茹。
“大姐姐,你先进殿去,等我洗干净手就来陪你说话。”
侍女们这才带着袁纯茹进了内殿。
甫一进去,袁纯茹原本正要落座时,殿门口传来一道不轻不重的轻咳声,袁纯茹只得又讪讪站起来。
很快,袁三娘便收拾妥当进来了。
她甫一进来,便拉着袁纯茹的手,问: “大姐姐这一路上可还顺利”
昔年在袁家时,袁纯茹私下曾给袁三娘送过吃的。
后来袁三娘嫁给楚王之后,袁纯茹也隔三差五接济他们,所以他们姐妹之间,关系还算尚可。
袁纯茹道: “多谢娘娘关心,民女路上还算顺遂。”
“哎呀,大姐姐,你同我就别这么客气了。”说着,袁三娘拉着袁纯茹坐下,开心道, “大姐姐,你来的正好,我种的萝卜青菜正是能吃的时候,我打算今晚煮咕咚锅来着,大姐姐,你能吃辣的吧”
虽然她们是亲姐妹,但却从未在一起用过饭。
袁纯茹点点头,又含泪看向袁三娘: “娘娘,求您救民女一命。”
说着,便向袁三娘拜了下去。
“哎,大姐姐,你快起来,我们姐妹之间,何至于此啊!”袁三娘急忙去扶袁纯茹。
袁纯茹握住她的手,泣不成声: “娘娘,若非民女在楚地实在过活不下去了,民女实在不敢来上京叨扰娘娘。”
早在袁纯茹来上京之前,她便给袁三娘写信,向袁三娘求救了。
当初,楚王府和章家同